社会热点

为什么二战后期日本人要发动神风特攻?

电脑版   2020-11-26 06:51  

为什么二战后期日本人要发动神风特攻?:到了1944年,已经是穷途末路的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连连败退,被美军打得几无还手之力。随着珊瑚海战役、中途岛战役、圣克

1

到了1944年,已经是穷途末路的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连连败退,被美军打得几无还手之力。

随着珊瑚海战役、中途岛战役、圣克鲁斯战役、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俾斯麦海战役、吉尔伯特海战役、马里亚纳海战役的结束,即便是最顽固的日本法西斯主战派也不得不承认一点:自己比起美国来差远了。

不过,他们仍然心存幻想,继续做着困兽之斗,居然想到了使用“神风特攻队”。这个听起来非常高大上的组织,其实就是一支“敢死队”,或者说“必死队”,因为他们的唯一任务就是驾驶飞机自杀式攻击美国的航母和大型战舰。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日本起名“神风特攻队”,其中的“神风”二字竟然还与中国有关。原来,在1274年和1281年时,元世祖忽必烈曾两次派遣海军东征日本,每次都遭遇了强劲的海风而被迫折返。日本人欣喜若狂,于是将此风命名为“神风”,认为是“应神天皇”的灵魂在庇佑自己。

1944年9月,日军统帅部意识到美军即将切断自己在莱特湾周边的海上运输线,于是命令联合舰队的第一舰队守卫莱特湾。

作为第一舰队的司令官大西泷治郎中将,他虽然是狂热的法西斯分子,但却不是傻子。自己仅有40多架军机,数艘战力不全的军舰,根本无法阻挡美国海军。

为此,他在战前大胆提出了非常规作战,就是用“驾机撞艇”的方式阻挡美军。为了鼓舞年轻的飞行员“光荣赴死”,他还把几百年以前的旧黄历翻了出来,取名“神风特攻队”。

莱特湾战役打响后,神风特攻队员驾驶樱花战机、零式战机和彗星战机等,装满炸药直接冲撞美国海军的水面舰艇,以自杀的方式进行同归于尽。

一开始,这种自杀式攻击确实把美国人打懵了,因为美军士兵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完全不要命的战法。日军“一机博一舰”的方法,一度令美军无所适从,遭受了严重的损失,海上攻势受阻不小。

而尝到甜头的小日本更加豪横,甚至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在之后的数次战役中都接连使用神风特攻的方式。除了莱特湾战役,就到了冲绳战役时依然还在使用,使得美军34艘各类战舰被炸沉,上百艘战舰被炸伤。

但是,由于这种不要命的战法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随着美军增强了防空火力网,这些疯狂的攻击就很难再继续奏效了,撞击成功率大幅下降到3%以下。尤其是到了战争的末期,由于日本的燃油和炸药都已经严重匮乏,只好装满酒精来执行自杀式攻击,成功率连1%都不到。

日本的“神风特攻队”,虽然一度给美军士兵造成了阴影,但自己也吞下了惨痛的苦果。

当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美国杜鲁门政府考虑到这种武器过于巨大的杀伤力和毁灭力,曾经犹豫过是否投放日本。

但是,眼见日军在太平洋都执行了“神风特攻队”这样的自杀式攻击,如果冒然登陆日本本土,美军将会有数十万的人员损失。最终,美国人下定决心使用原子弹。

2

日本二战后期之所以会启动“神风特工队”在错误极端的方式中衍生出的一种极端做法,当时日本兵败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是由于“军国主义思想”的作祟,战死也不投降。

日本军部开始想出各种乱七八糟的想法,把无辜的百姓继续绑上战争的车轮。而且主要的是,日本晚期的资源设备都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根本支撑不住战争所带来的消耗,所以日本当时以“一机一人换一舰”的疯狂想法,目的就是想让帝国主义离覆灭的那一天晚一点,同时还要让人看到他们的愚忠,同时也间接性换来了两颗原子弹的恐怖袭击。美国支撑不住日本在战争中这些疯狂的举动,甚至包括日本后期提出来的“一亿国民总玉碎”的想法。

同时,还有一点就是“神风”一词由来已久,传闻在元代入侵日本的时候,元代海军三次在日本海被神秘的狂风摧毁,日本当时相信这是神赐予他们的神风,就是意为战无不胜、将要会有奇迹发生。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对此,日本寻求的帮助自然也无用。

同时,按当时的想法,日本海军空军损失殆尽,但是日本方面又不堪失去制空权,所以想出这样的方法,换句话说就是让别人来送死,宣扬自己的理念。当时不少年轻人和激进分子反而还主动加入“身份特工队”

3

就现在来看,这个“神风特工”确实是适合当时的日军空军。

从珊瑚海海战后,日本联合舰队已经不可避免的走起了下坡路。

珊瑚海,中途岛,莱特湾这一个个惨烈的战役,葬送的不仅仅是日本先前胜利所占据的土地,更关键的是,很多有经验的日本飞行员悉数“玉碎”。

飞行员的水平,对于航母的战斗力有着直接的影响。

从菲律宾莱特湾开始,日本人已经无力回天了!

首先他们没有航空母舰作为砝码了,其次飞行员的消耗已经远远大于培养速度,况且日本资源匮乏,捉襟见肘,哪有多余的燃料供给他们大量训练呢!

于是,大西泷治郎想到了当年偷袭珍珠港事件里的那位飞行员,在明知飞机将要坠毁时,驾驶摇摇欲坠的战斗机撞向美军飞机库。

“神风”取自日本古代成功阻拦忽必烈远征日本岛的巨大台风天气。

他们希望用自杀式进攻,如同当年“神风”一般,阻挡美军的进攻。

“一机换一舰,英名传千秋”的菊水特攻招募开始了。

一个又一个的年轻人,在经历了简单的飞行俯冲训练之后,就被派去执行“自杀任务”。

他们有些是被洗脑的狂热军国主义者,有些却是头脑清楚的人,他们都是军国主义最后疯狂的牺牲品。

4

二战后期,日本人扛不住了。陆军稍微好一点,毕竟当时的中国也国力虚弱,海军就不同了,和世界第一大国美国对阵。哪怕日本人胜一万次,在美国超强的工业能力生产的成千上万的军舰面前,也只能摇头叹息。

后来日本人想出了一个办法,让飞行员开着满载炸药的飞机向敌人的军舰发动自杀式袭击。因为日本人迷信,相信有神风能保佑日本民族,所以称之为神风特别攻击队,简称神风特攻队。

说起神风特攻队,可谓大名鼎鼎。当然,不是什么美名,你说他臭名远扬也行。毕竟这东西好像历史上也就独一份。简直可怕。你说自杀式攻击哪个国家都有。无论中外各国。但是像日本人这样,干脆前赴后继成建制的玩自杀式袭击,那就很恐怖了。当然了,这好歹是一种战术,那么我们要问了,这东西到底有多可怕?

说起来很惭愧,也就是听起来可怕,实际上效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

首先,与其说他勇敢,倒不如说他蠢。为啥呢?因为开飞机,当飞行员,那是个技术活,既吃青春饭,也吃技术饭。

如果要抱着炸药包和敌人的坦克或者军队同归于尽,那要求不算高,一个有行动能力的活人就行,别怕死。所以哪怕是妇女老人乃至未成年,都有这样的事例。当然,这样做太残酷,但是我们注意到,好歹能成功。因为这个东西技术性含量真的不算高。

但是神风特攻队不是这样,首先,大家都知道,飞行员可以用万里挑一来形容,毕竟要求太多,常人很难满足。而且一般的飞行员还不行,毕竟你说正常的空战人好歹还有希望,明明是去送死回不来,你让人怎么可能有啥斗志呢?你顶着人家的枪林弹雨去撞船,技术不好也不行啊。所以还要从飞行员里挑最能干最忠诚的。

其次是飞机也难得,毕竟你是自杀式袭击,没有性能好的飞机,肯定就被人家直接给打下来了。日本国力后期越来越弱。所以飞机也就越来越难得了。

所以结论来了:把最忠诚最能干的飞行员和拼老命生产出来的飞机,像一次性筷子一样用一次就没了。值得吗?

肯定不值得啊。别说我们现在的人了,就是当时的日本人也看出来了。军队里反对神风特攻队的声音一直存在,温和一点的声音是说如果好的飞行员都死完了,军心不稳,何况培养一个飞行员日久天长,现在消耗一个飞行员一天就没了。这战争怎么打?

激进的声音就更理智了,说这样太蠢耗费人力物力效果还不大。而内在还有一层意思,不好对外说出来,那就是反正战争打不赢了,这些难得的飞行员都是国家的精英,你留着好歹能为日后民族复兴做准备吧?

可是日本当时就是要这样做,那么结果如何呢?

5

没有飞行员嘛,肯定要神风啊!不神风的菜鸟飞行员没有用。

……投弹是不可能投准的,这辈子不可能投准。

投鱼雷有没命活着投下去,神风这种东西才能续得了命这样子。

……去了靖国神社就像回了家一样!

进了里面去都是男的,说话又好听,喔♂唷,超喜欢在里面的!

————————————————

战争中后期,新训的飞行员驾机撞击敌舰的效率要高于投弹。

日军飞行员的培养效率远远不足以支撑战斗损耗,战机性能又跟不上,面对美军日益成熟的防空体系,导致新飞行员投入战斗后,不仅难以对敌军造成有效的打击,而且有不小的可能性直接被干掉。

总结下来就是两点:

1.打不中

2.回不来

神风特攻完美的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1.撞的准比把炸弹投准容易太多,你能对准跑道就说明你能撞上敌舰,少年休得过谦,饮了这杯酒,上飞机吧!

2.回不来是计划的一部分!

非常日式的解决方案。

1.飞行员不宝贵,看ppt和纪录片的屑键盘飞行员有什么宝贵的。3000h+飞行时数的老飞神风个锤子,有意见请向志贺淑雄少佐反映。

2.飞机也不宝贵,你一飞曹也配开彗星四三型玩神风?那是人宇垣中将的待遇好吗。最后停战之前海军还能拉五千架飞机准备玩特攻呢,都是帮021,052,九三练习机,有鸡毛用,实用升限5700m最大速度214kph,晚上顺风迎头都打不到b29。你说紫电改,疾风?谁决定拿紫电改神风的站出来,我源田实打不死他,343空都缺备件,你们这些兔崽子就这样浪费东西?

3.燃油是很宝贵,但是再不用就再也没有机会用了。人已经占到冲绳了,跟LW一样被人压机场很好玩?190D至少跟野驴奶瓶喷水有来有回,IJA和IJN难道要指望匪贼鸥零战?神油疾风?40小时橘花(这个可以有)?景云(这个也可以有)?前两个胡诌的不提,后两个也就是个试作机,被BBQ了一年试作机都给炸了,统共飞了几十分钟的玩意,等能稳定量产对面不说佩刀,至少流星是板上钉钉服役了,有意见跟洛克希德说。

4.2800人换了34艘船,368击伤,杀死4900+,伤4800+=没有多少损害,可以这很财大气粗。

日本的问题就是这就是个死局。没法打,就三个字,没法打,神风性价比已经很爆炸了。你要觉得损失3艘cv,477架飞机和机组,只换掉对面50架飞机,还不如地球自转给对面造成的损伤是更有性价比的那我也不反对,早日停战早日获得新生嘛。

6

到战争后期,日本的飞行员在战争中消耗的差不多了,然而训练合格的飞行员是要消耗时间和资源的,当时的日本已来不及训练合格的飞行员来应对战争了。在这种情况下,招募大量被军国主义思想洗脑的疯狂的年轻人,经过简单训练,实施自杀性攻击对当时准备玉碎的日本来说是最可行的办法。

7

中途岛海战消耗掉了IJN 70%左右的飞行员,常言道10年育人,说的都是含蓄的。培养一个优秀飞行员不可能一蹴而就,1942年那一场海战美帝可是憋足了劲再加上提前预设了战场,以及倍受争议的南云神操作,才获得了胜利。日本的人口基数等战争资源是不可能与美帝抗衡的,再加上轴到骨髓里的民族特性。马里亚纳猎火鸡是必然的,神风敢死队也是无奈之举,还有回天敢死队呢。


8

殊死一搏呗!弱小!偏执!阴险??!毒辣!小小的民族却有着天大的野心!


9

简单概括大概就是几句话:

蝗军陆军马鹿们一败涂地,打啥输啥。

蝗军海军马鹿们没什么油给舰艇喝了,至于为什么没有油,都怪陆军马鹿输的太惨。

海军航空兵的零式战斗机已经改无可改,再怎么改也是脆皮一个,说句不好听的一个烟头搞不好就能让一架飞机炸了。

陆军航空兵表示这个锅我不跟着背,海军马鹿们抢我们东西,导致我们研究不出好的飞机,要不蝗军绝对打得过英美鬼畜。

飞行员:都死光了,一群小破孩还指望他们做眼镜蛇机动?

军部:@%44#^@^$$&*^%#&&@八嘎呀路!

天皇:你们特么的....

10

美军分析指出,为了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实行这些战术(神风)的日军实际上损失了更少的飞行员。

基于1944和1945年的一些数据,诺曼·弗里德曼进行了一些计算,即日军到底需要多少飞机才能取得一定数量的命中,我用了其中的一些数据做了我自己的计算:

我们假设120架日军飞机进行常规攻击,美军舰队护航机会拦截并摧毁其中的60%,即72架被击落,48架突破封锁继续攻击,这48架飞机中又有33%会被舰队防空火力击落,即16架飞机被击落,剩下32架进入最后的投弹攻击,这32架中只有15%能真正的命中目标,也就是命中4-5次,单纯从数据角度来讲,日军需要大约120架飞机来取得五次命中,还要损失88架飞机以及其机组成员。

我们再来看为了取得5次命中,需要多少神风机。首先是命中率,弗里德曼给出了100%的数值,我这里保守一点,给80%,如此五次命中需要6.25架飞机,凑个整就算7架吧,神风机一般不做规避机动,通常直接冲进防空炮火力网,飞行员训练水平也极为低下,因此估计火力能造成60%的损失,如此需要14架,再算护航机这一块,弗里德曼给出了60%的击杀率,我这里做了一些改变,更保守一些,给75%,如此以来需要56架神风机,如果按弗里德曼这么算,只需要35架。

当然这绝对不是一个完美的评估,还有其他影响因素,如每次命中造成的损伤不同,常规攻击需要的油耗更多,因为飞机还得返航,常规攻击对飞行员的训练时间要求更高。

如果单纯看战损比的话,这些因素都是向着神风攻击去的,这些计算的数据和日本军官的观点一致。

“一名日军军官后来说他的国家之所以采取自杀攻击战术,是因为常规攻击和自杀也差不多”

与之类的是,《神风,海盗与雷达哨舰:冲绳1945》的作者如此叙述:“神风攻击,与其说是疯子发动的狂热任务,实际上是日军唯一有可能阻止敌军入侵本土的办法,为了让美国人意识到入侵日本本土付出多大的代价,这是唯一合理的方式”

最后总结,特攻队,通常用“神风”指代,往往被描述为一群疯子开着飞机撞船的无意义举措,现存数据表明神风攻击在战损比角度上远远比常规攻击有效。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