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初学毛笔,到底先学什么书体较好?

电脑版   2020-11-26 06:22  

初学毛笔,到底先学什么书体较好?一般有人认为是楷书或隶书,你认为呢?:谢谢官方邀请,关于初学书法先学习哪种书体,不同的书法老师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老师认

1

谢谢官方邀请,

关于初学书法先学习哪种书体,不同的书法老师有不同的看法。

有的老师认为可以先学习隶书,以为隶书字体古朴,比较好入门,见效也快,有的老师认为可以先练习篆书,因为篆书可以训练初学者的中锋用笔,对于以后的书法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也有的老师认为先学习行书比较好,可以让用笔更加灵活,甚至有的老师让先学习草书。

我在以前的一篇文章里表述过,其实学习哪一种字体,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看,比如小学生最好从楷书练起比较好,这和他们学习内容也比较相符,中学生可以从篆书开始,成年人可以从行书开始。

但是,有一个最普遍的,最被大多数老师所认可的方法,那就是学习书法,要先学习楷书。为什么呢?

我觉得原因有三:

1、我们大部分人从小就学习楷书,工作以后接触最多的也是楷书,大部分人对于楷书都比较熟悉,比较容易上手,学习篆书、隶书,这两种书体都有它们的法则,这种搞法则和我们离的太远,不好理解,尤其对于中小学生。

2、楷书是最晚成熟的一种书体,相对于其它的书体笔法最为丰富,用笔也最为完善,结构最为标准严谨,学习楷书不仅仅可以练习丰富的笔法,也能够训练初学者对于结构的掌握能力,写好了楷书,其它书体的结构问题,都不在话下。

3、也正是由于楷书的笔法非常的风度,结构严谨,学习完楷书,向其它的书体过渡也比较简单,因为笔法问题、结构掌握能力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而篆书、隶书、行书则没有这个优势。

这也是为什么楷书叫楷书,为什么大部分书法家选择以楷书入门。

喜欢的朋友麻烦关注一下@不二斋

2

谢谢“一杆笔书法”之邀!

初学毛笔字,我认为选隶书体比较好。理由是:

一是初学选隶书易于上手,只要认真临习三个月后一般就会有明显成效,这样可以树立学习毛笔字的信心。如果初学选楷书体,临习一年,甚至二三年成效都不明显,看不出有多大的进步。

二是隶书基本笔划就是竖、横(在隶书中也可以称波挑,捺也可以归入波挑一类,实际是横的变化产生的),撇(隶书称为“掠”),笔划相对比较简单,没有楷书那么复杂。

三是初学选隶书,易于体会用笔的厚重以及毛笔和纸的涩而毛的感觉,这种感觉的建立对今后学习其他书体益处良多,学久自然会明白的,在这里我把学习书法的“秘籍”和盘托出了。

四是如果初学隶书奠定了一定基础之后,上可学习篆书和金文,下可以学习楷书和行草。

我建议学习隶书可以从《乙瑛碑》入手。

以上是《乙瑛碑》局部。《乙瑛碑》是汉隶中的精品,刻石平实中具厚重,结体严整而富变化,体态沉静中不乏灵动,意趣感人,不仅是最适合初学者学习范本之一,而且也可以作为书法学习者的终身学习范本。有当代草圣之誉的林散之先生在晚年还不忘临习这本《乙瑛碑》,足以证明《乙瑛碑》的艺术价值。

临习一个阶段后,如想换帖,我建议可以换《礼器碑》,也可以换褚遂良的《伊阙佛龛碑》。

以上是褚遂良的《伊阙佛龛碑》局部。《伊阙佛龛碑》是唐楷中的名品,体势开张而有豪迈之气,结构方整而疏朗,仪态质朴而可人,有汉隶之遗韵。因此《伊阙佛龛碑》既可作为学习隶书向楷书过渡的好范本,也可以作为初学楷书的入门极佳范本之一。

以上是笔者的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欢迎在评论栏发表评论,如对您有所启发,请活动一下您的手指为我点赞。

3

对于这个问题,我谈谈自己的观点,供题主参考。

首先纠正一下题主提问中的不足:应该是初学毛笔字,而不是初学毛笔。

那么,初学毛笔字,到底先学哪种书体较好,这是个老生常谈常谈的问题。至于先从哪种书体入门,网上的书友们也是争论不休的。我的观点,只要热爱毛笔字书写,喜欢哪种书体就学哪种书体,这个没有任何规定。自古以来没有!

但根据汉字演变和发展过程来看,建议先从隶书入手为好。隶书,在汉字演变和发展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隶书入门容易(但若想提高,却是难之又难的)。



如果题主从隶书入手,就要临摹汉碑。这是从取法乎上的角度来考虑的。汉隶,东汉时期已达到顶峰,至今无人能超越之。这就是我给题主推荐学习汉碑的理由。



若学汉隶,建议从《乙瑛碑》和《曹全碑》、《张迁碑》、《礼器碑》中,选择一帖临摹之。



如果题主不喜欢汉隶,也可以选择学晋楷和唐楷。楷书,比隶书难入门。也就是说,楷书比较难学,但只要用心选帖,认真临帖,入门也是很快的。学习楷书,建议备“永”字。掌握好“永字八法”后,学起来就得心应手了。

学晋楷,就学王羲之的《孝女曹娥碑》和《黄庭经》。



学唐楷,就学欧阳询的《九成宫》、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记住,一定要选一帖先工之,勿贪多。



题主若从篆书入门,就学秦朝丞相李斯书的 《峄山刻石》。

若学行书,建议从《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入门。

以上为个人观点,经验之谈,仅供参考。

4

感谢头条提问。

初学毛笔,建议先从隶书开始。

理由如下:

一、从中国汉字发展与传承来看,隶书上接篆书下启楷书,处在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有利于初学者更全面了解汉字发展脉络,更好地学习书法。

二、对于篆书而言,无论结构还是笔画,相对烦琐,在今天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不主张初学者以篆体入门。而对于楷书而言,隶书笔画和运笔方式相对简单,初学者易上手,便于树立信心。

楷书,特别是欧楷,以险绝峻峭著称,没有过硬的笔下功夫,初学者很难达到那种娴熟的境界。

三、最好的方式是,隶书练习一段时间后,有了一些基础,手腕的灵活度也较好,这时进入楷书炼习,就会起到一个循序渐进的作用。有些人上来就练欧楷,练到最后,进展不大,心就开始浮躁起来,心一浮躁,就没有了自信心,信心一失,也就不愿再练了,这是很常见的事。

四、初学者也不是不可以从篆书或楷书开始,只是我觉得,从篆开始花费的时间可能较多,从篆到隶、楷、行、草一路练下来,当然最好。这样的好处是基础扎实,不足就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对于升学压力山大的孩子们来说,此法实不可取。

五、就我个人而言,我是从欧楷入门,其中过程十分艰辛,好几次中途想放弃,只是凭着一股牛劲才坚持下来,有些笔画写到最后,看到它就想呕吐,这是真的,一点不假。

以上是些个人体会,不妥处,请批评指正。

5

楷书学习应该是首先练习的,再就是行书、隶书、行草、大草……

6

初学毛笔,到底先学什么书体较好?

书体分为楷行隶草篆五大类。每种书体中又各有不同的风格流派。初学书法,应是训练手中毛笔的控制。也就是技能的练习。

技能的练习,从慢速书写的书体开始。楷、隶、篆三种书体,书写的速度都相对于行草书的慢。篆书由于认知度原因,不适合做为书法入门,隶书和楷书,是大家所公认的书法入门书体。把隶书和楷书作为书法控笔能力的基础训练。有助于笔力的增长。

这里说的基础,是控笔能力的基础。并不是说书体之间存在基础关系。书体是不存在基础关系的。即便是楷书中的风格流派,它们的用笔都有差异。所以,有的名家的字,适合做为入门前的学习,而有的却不适合。比如唐初四杰之一的褚遂良,他的楷书用笔变化极其丰富,需要较高的控笔能力才能学习。而颜真卿朴实的书风,作为初学阶段的字体,就非常适合。尤其是他的大字《麻姑仙坛记》。

《麻姑仙坛记》用笔简练,没有一丝一毫的媚态。横平竖直,撇捺干净,不做修饰。再加上他的大小适中,手脚生疏的初学者从《麻姑仙坛记》学习,比较容易上手。书法的学习周期相当漫长。并非是学会一种字体就算入门。临帖学习,只是借助模仿时悟道明理。并非是要亦步亦趋的原样重现,写成他的形状。现在的书法学习,形成了两种极端,要么不临帖,要么死临帖。临帖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在模仿中学会书法的各种笔法、结构规则与变化,再以所学进行自己的创作。

7

谢邀!关于学习书法,那种书体好!这个问题还真是有些说法:

一、根据你的年龄可以选择不同的书体,28岁以下学习书法,当然是从楷书学习最好,28岁到40岁学习书法行书最好,40岁以上学习书法,隶书开始学起最好,也有从篆书学起的,隶书最好,这是为什么呢?由于我国书法源缘悠长,不论那一种“书体”都形成了自身的体系,楷书、行书、隶书、草书、篆书,都是以简单的笔画、结构、章法、布局、印章学起,尽管印章只要求篆书,这是为防伪、防假的一种手段,从印章的要求上讲也只有篆书最合适。不论学习那一种书体简单的点、竖、横、撇、纳都有字体本身的要求,都得从最基本、最简单的笔画学起,打下基本功,一种字体掌握好后,是可以触类旁通的。

二、从性格上来讲:急性子学行书、草书、慢性子学楷书、隶书、篆书;也有为改变性格而逆向学习的,关键看你学习书法的目的,和对书法艺术的认识,有些人学习书法是修行养性;有些人学习书法是增加文化修养,也有些人把学习书法艺术做为一门生存的技能,……。不能从何目的学习,基本点、竖、横、撇、纳的要求必须学,楷书点、横、竖、撇、纳和行书的点、横、竖、撇、纳都是有区别有特点的,总之,不论那种字体掌握特点、吃透笔画、结构的规律,运用好纸、墨、笔、砚都是学习好书法艺术的基本途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8

要么遵从传统,要么遵从内心。

从传统而言,学习书法当然是从楷书入手,用兼毫笔,写5-8厘米的中楷字,先摹(描红)后临。书体上以颜体为最广泛。要知道的是颜体和柳体,是王羲之书法的变革,如果以后想学二王一路,最好不要在颜柳这练习太久。

赵孟頫说:“近世,又随俗皆好颜书,颜书是书家大变,童子习之,直至白首往往不能化,遂成一种臃肿多肉之疾,无药可差,是皆慕名而不求实。尚使书学二王,忠节似颜,亦复何伤?”

手稳了,不抖了,就可以换帖了,不然容易养成习气,再学二王很难改掉。我个人推荐《九成宫》,或者赵孟頫的几个楷书的帖子。

赵字虽然变化不够,但入门足够用了。

如《三门记》、《福神观记》、《胆巴碑》。


如果觉得楷书太难,可以先学学隶书。毕竟楷书继承了很多隶书笔法。我接触到的很多初学者都表示隶书更好学一些。《曹全碑》、《张迁碑》、《乙瑛碑》入门都行。隶书写一段时间,再学楷书也是完全可以的。

学行书、草书就不行吗?

也不是不行。我觉得学书法除了技法,最重要的还是兴趣。见过太多就是对行书感兴趣,结果不能学,非得练楷书,又没耐心,最后放弃书法的。你喜欢行书,你就学行书吗?等你遇到瓶颈了,攻克不了了,自然想回来打楷书的基础。至于草书,真喜欢的话,初学学他又有何不可?学不动了,再改不迟。不要压灭心中热情的火焰。还有的人就是喜欢赵孟頫的字,结果被警告不能学,最后学几天《多宝塔》就放弃书法了,何苦呢?


所以从理性上,楷书/隶书入门最好。从感性上,爱学啥学啥,兴趣第一。


毕竟学书法是长期工程,学不是难点,学下去、一直学才是难点。


只要开个头,学进去了,慢慢自己就能调整方向了。

9

学习书法到底该从哪种书体入手,大致有三种观点:

一、从笔法的角度看,应从楷书入手,这也是绝大部分人的观点。篆书纯用中锋,隶书出现侧锋,而楷书中锋、侧锋并施,圆笔、方笔兼用,笔法丰富,练习楷书,可以为其他书体的学习打下基础,事半功倍。

二、从书体的演变来看,应从篆隶入手。从理论上来讲,学书者入门要正,取法要高,立志须远,学书需由源而流,篆隶是书法的根源,其他书体皆由篆隶发展而成,故应先学篆隶。

三、从爱好的角度看,从任何书体入手皆可。依据喜好或偏好的书体入手,比较容易投入。比如,你喜欢行书,一定是行书的某种东西吸引了你,这种因为书体的笔性节奏所引发的喜爱,较容易引导初学者临摹的兴趣。

这三种说法都有道理,但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总是希望花更短的时间来学习知识,所以,那些规律性强的书体应是初学的首选。从这种意义上讲,我更赞同从楷书入手。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10

我不敢枉议一个初学书法者从那一门楷书入门,因为很多著名的书法家的字体都非常好。不论是欧体、颜体、赵体、等等很多种书法家楷书都是初学书法者的入门老师。只要真心喜欢书法,热爱书法,能认认真真的去读帖,临帖,能耐心的练习书法,持之以恒。我相信都能写好字。

但是有一点要说明:书法,是书与法两大类知识。书,是理论研究、探讨和记事等方面的知识;法,是写字的执笔方法,姿势和技巧等方面的内容。要想学好书法就要潜心研究书法的历史,正确掌握写字的技巧,才能真正学好书法。

在书法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综合各家所长,然后在写出有自己特点的字体。学习书法也是一个漫长和曲折的道路。希望初学者不要前功尽弃,努力完成自己的心愿!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