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为何国际象棋130余年只产生了16位世界冠军,围棋30年却诞生了40多位世界冠军?

电脑版   2020-11-26 06:06  

为何国际象棋130余年只产生了16位世界冠军,围棋30年却诞生了40多位世界冠军?1886年,首届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赛,奥地利棋手斯坦尼茨问鼎。2013年,挑战者卡尔森

1

世界国际象棋冠军赛有着上百年历史。奥地利的斯坦尼茨被普遍认为是第一位现代国际象棋大师,他于1886年在世界国际象棋冠军赛上击败德国的阿道夫·安德森而荣登王座,成为第一位正式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1894年,德国棋手拉斯克击败斯坦尼茨,成为新冠军,直到1921年他被古巴人卡帕布兰卡打败。但卡帕布兰卡只当了1届冠军,就被法国的阿廖欣拉下王座。阿廖欣在1935年输给荷兰人尤伟而丢失了1届冠军,但两年后他又从尤伟手中夺回了冠军,并一直保持到他1946年去世为止。

1946年,已经成立22年的国际象棋联合会(FIDE)开始全方位管理世界上的国际象棋比赛,制定了一系列统一的国际象棋比赛规则,并开始举办“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大赛”以及各种级别的锦标赛。战后的世界国际象棋锦标赛几乎成了前苏联棋手的一统天下。从1948年起,除了1972年美国棋手费舍尔拿下1届冠军外,其余冠军宝座都被前苏联棋手鲍特维尼克、斯梅斯洛夫、塔尔、彼得罗相和斯帕斯基所占据。其中亚美尼亚籍的彼得罗相保持世界冠军称号达6年之久,被称为“铁棋手”;而两位俄罗斯籍的超级大师卡尔波夫和卡斯帕罗夫从1975年起就长期占据着世界冠军宝座。

1993年,世界国际象棋冠军赛格局被打破,从1993年到2006年,国际象棋界一直存在两个世界冠军。这两个世界冠军分别来自两个对立的国际组织,一个是历史悠久的国际棋联(FIDE),这也是唯一的官方组织,拥有170多个会员国。另一个组织则是由卡斯帕罗夫和肖特于1993年脱离国际棋联后自立山头成立的职业棋协(PCA)。

为了结束国际象棋界这种混乱的局面,2002年,国际棋联(FIDE)与职业棋协(PCA)在捷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格达成的统一协议(也称“布拉格协议”),宣布组织国际象棋统一棋王赛。

经过这些年的折腾后,国际象棋棋王赛并没有按照年份坚持下来,其间还有棋王连霸的情况发生,因此这么多年来也不过产生十余位棋王。

现在来说说围棋,1988年富士通杯和应氏杯两项世界围棋锦标赛诞生,其后又相继产生了东洋证券杯、三星杯、LG杯、春兰杯、丰田杯、BC卡杯等世界职业围棋大赛,到了2010年后,中国成为主办世界围棋大赛的主角,百灵杯、Mlily梦百合杯、新奥杯相继诞生。现在的世界围棋大赛名目之多,非业内人根本弄不清楚。

这些世界围棋大赛有两大特点,一是谁出钱谁主办;二是赛制谁出钱谁说了算,所以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缺乏权威性。这一切乱象的根源在于围棋界没有一个统一的世界围棋组织,中日韩三国谁都可以主办世界围棋大赛,谁都可以产生世界冠军,因此,30年来共产生40个多个世界冠军,根本不算多。以后每年以增加6、7个世界冠军的速度递进,世界冠军只会更多。

2

因为国际象棋的世界冠军实际相当于“年度第一人”,而围棋的世界冠军相当于“系列大满贯之一赛事的冠军得主”。

想象一下网球的四大满贯,温网、澳网、法网、美网,每年都产出四个冠军。围棋在大多数时候号称“六大个人赛”,也是每年都能产出好几个冠军。

国际象棋历史上虽然也有过双赛争议,但大多数时候还是每年只出产一个世界冠军,那么世界第一人可能在他巅峰的几年里,不断的蝉联宝座。(而且据我所知不是16个而是20多个)

围棋就不一样了,每年这么多比赛,几个世界比赛、一堆国内比赛、固定的甲级联赛,再加上一堆邀请赛,顶级的棋手一年能有100多天在比赛!就算你再强,你的体能能支撑你把所有世界比赛全赢下来吗?确定不会累死吗?

所以围棋30多年、100多次世界比赛,按冠军数量算是产出了100多个世界冠军,但按人头算只有40多个人;而国际象棋130多年,也是100多次比赛,100多个冠军,按人头算只有20多个人。(是不是也没差多少?)

如果只考虑围棋历年国际比赛成绩的第一人,那就简单了,历年成绩能算成是第一人无非就是武功正树、曹薰铉、李昌镐、马晓春、李世石、古力、孔杰、时越、朴廷桓、柯洁这么几个(其中时越和朴廷桓的成绩可能还够不上)。

所以对比围棋冠军和国际象棋冠军,这两个“冠军”要在同一范畴下把概念捋齐了,最后发现其实是因为围棋比赛更多,历代的世界第一人们忙不过来啊。

3

国象的比赛重心在于国象的推广,商业只是国象推广的附属。所以,国象比赛是非常有权威性的,不是土豪腰包里有几个钱就能嘚瑟的,这就保证了世界冠军的权威性。

围棋则不然,它是在日本商业化赛事的基础上国际化的,从国际化的初始就有了很浓的商业味儿。88年商人应昌期要搞应氏杯,富士通为了吃鲜,就急忙搞了富士通杯,这些商家与其说是为了围棋,毋宁说是为了商业。这股思潮是围棋运动的主导趋势,后来中日韩搞了不少比赛,都是虎头蛇尾,动几下就没了下文,就是因为在商人看来,围棋的价值并不是目标,商业价值才是赛事的根本。

所以,围棋比赛现在看来很红火,但却显得缺少文化的底蕴,缺少权威性。

4

国际象棋的赛制更科学。他采用的是类似擂台赛的形式。能登台打擂的人必须经过层层选拔,最终获胜者才有资格和上届冠军争夺棋王头衔。然后冠军争夺战采取多盘赛制,至少24盘。这么多的比赛完全消除了状态的问题,先手优势的问题。完全是实力的比拼。另外,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一样,经验优势很重要,因此经验丰富的老棋王是新手很难逾越的高峰。年轻棋手必须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再加上更强的计算力才有可能掀翻前辈棋王。如果中国象棋也采用类似的赛制,现在的中国象棋界觉得不会有那么多全国冠军。

5

2020年举办的围棋世界大赛多达七项,由中国和韩国主办,一年诞生七个世界冠军,由于统计方法差异,也有数据表明围棋32年来产生了多达上百位的世界冠军。而世界国际象棋联合会只举办唯一一项个人世界大赛即世界国际象棋冠军赛,134年产生男子16位世界冠军。

围棋胜在世界大赛的数量是原因之一,二者的赛制区别及竞技特点也是重要原因。围棋无论那项世界大赛,上届冠军要想卫冕必须从正赛开始每轮比赛,过五关斩六将杀入决赛直至夺冠。而国际象棋的赛制是挑战赛制,最早每3年举办一届,后改为每年一届,经过漫长的候选赛优胜者,向上届冠军挑战,挑战赛最早不设局数现在改为12局比赛。

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卫冕只有一名对手,可以以逸待劳有针对性准备迎战挑战者,况且12局比赛偶然性较小,所以最终获胜蝉联冠军概率较高。现役世界冠军挪威的卡尔森已在王座上呆了7年,第二个世界冠军德国人拉斯克更是创造了长达27年的统治期。

围棋和国际象棋都属于智力竞技项目,围棋历史悠久起源于中国,爱好者上亿人,主要集中在东亚中、韩、日三国。国际象棋起源于亚洲,发扬光大在欧美国家,爱好者高达6、7亿人。

围棋对奕讲究大局观,棋盘上着眼点选择众多,需要综合判断能力,并不拘泥于每手棋的得失,局部失误也可以弥补,对局者胜负难料,局面劣势晨后也能翻盘。国际象棋比赛纯粹依赖于战术正确,每步棋必须精准应对,走错一步被对手抓住,那就胜负已定,国际象棋的变化不如围棋多,但不允许犯一步错误,所以比赛和棋率较高。

围棋世界冠军的奖金在十万美元左右,而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奖金高达上百万美元。无论怎样,二者都是深受世人喜爱的智力游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