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小事

古代的身份证原来长这个样子,体现古人智慧

电脑版   2018-12-11 14:11  

大家知道身份证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非常重要,出门随身携带,办事才能顺心,同时,这是个人资料,还要保管好,一旦被人盗用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那么,古人有没有身份证呢?答案是肯定的,古人的智商可是不容小觑的。

这个照身帖是国人的身份象征,上面有持有人的头像和籍贯信息。必须持有,否则就会被认为是黑户,或者间谍之类的。

古代的身份证原来长这个样子,体现古人智慧

中国古代身份证主要是以下几种:等级身份证、职业身份证、临时身份证等,其中以等级身份证最为流行。

古代的身份证式样很丰富:虎符、兔符、鱼符、龟符、龙符、麟府、牙牌、腰牌等,都属于等级身份证,后来武则天当政时,一度废鱼符为龟符。虽然形式改变了,但作为身份证的功能并不改变。

隋唐时期,朝廷发给官员一种类似身份的“鱼符”,由木头或金属精制而成。之所以叫“鱼符”呢,是因为其形状像鱼,分左右两片,上凿小孔,以便系佩。鱼符长这样:

古代的身份证原来长这个样子,体现古人智慧

“鱼符”上面刻有官员姓名、任职衙门及官居品级等。而“鱼符”的主要用途是证明官员的身份,便于应召出入宫门验证时所用。

当时,根据官员的级别高低,“鱼符”的材质还不一样。为显示其品位身份之高,凡亲王和三品以上官员,所用“鱼符”均以黄金铸制;五品以上官员的“鱼符”为银质;六品以下官员的“鱼符”则为铜质。五品以上的官员,还备有存放“鱼符”的专用袋子,称为“鱼袋”。

史载:“附身鱼符者,以明贵贱,应召命。”到武则天时,“鱼符”一度改为其形状像龟的“龟符”,用途与“鱼符”相同。

古代的身份证原来长这个样子,体现古人智慧

宋代时,“鱼符”被废除,但仍佩带“鱼袋”。

鱼袋是古代身份证的“防伪标记”,古代身份证如此简单,很容易造假作伪,甚至出现连皇帝都敢骗的现象。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发生,有的会在身份证上特别注明伪造和出借或冒用的严重后果,如明朝就规定:“借者与借与者同罪”。

古代的身份证原来长这个样子,体现古人智慧

从宋代开始,中国古代官吏别在腰间证明其身份的就成了腰牌,相信很多人在电视剧里都看到过。

古代的帝王宫殿门禁有多森严呢,据说即使是朝廷军政臣吏、皇亲国戚以及当差行走,出入也需要持有出入证。而腰牌就常用作出入宫廷备查的通行证。虽然历朝历代腰牌的质地、款式、规格和铭文都有所不同,但"通行证"、"身份证"作用却是相同的。

腰牌正中刻有一方篆体印纹,仅识出右半边“长寿”二字,推测是吉祥用语。宋代的宝船厂和新中国的大连的航母制造基地一样,警卫森严,各司、各舫之间也不得随意走动。没有这类特别身份证根本进不去的。

古代的身份证原来长这个样子,体现古人智慧

到了明代,身份证就改用了“牙牌”。“牙牌”,顾名思义,就是用象牙、兽骨、木材、金属等制成的版片。上面刻有持牌人的姓名、职务、履历以及所在的衙门,视身份和地位、功能的不同而有别。在录入身份信息时,有时还会写上“单位”什么,或标示冒用身份证、不用身份证的罪过等警示语。

明清时代的身份证,则非常接近现代意义上的卡片式身份证了,在考古中也经常被发现。据明人陆容《菽园杂记》载:牙牌不但官员们悬之,“凡在内府出入者,无论贵贱皆悬牌,以避嫌疑”。由此可知,明代身份证的用处已不仅局限于官员们,并开始向中下阶层发展了。

古代的身份证原来长这个样子,体现古人智慧

而清代各阶层的身份呢,则是以帽珠(帽子上的顶子)来证明,其帽珠用宝石、珊瑚、水晶、玉石、金属等制成。

而对于不同的官员,帽珠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是秀才,可佩铜顶;若为一品大员,则佩大红顶子。一般百姓帽上无顶,只能用绸缎打成一个帽结。一些富商、地主为求得高身份,常用数目可观的白银捐得一个顶子,由此而出现了“红顶商人”、“红顶乡绅”一类怪事。

古代的身份证原来长这个样子,体现古人智慧

而到了民国,身份证就开始出现纸质印刷的了。

只见这张身份证长16厘米、宽10.5厘米,在这张身份证正面,印着“温岭县乡镇()”、“国民身份证”、“温字第号”、“中华民国年月日”等字样,正面右侧还有迁徙登记内容(共有三次迁徙内容可以填写),“注意事项”中则写着“此证应随身携带以备检查”、“此证应妥为保管不得涂改借用”、“身份及住址如有变更应报告乡镇公所更证”和“此证如遇检查应即携出”等项。

反面则登记身份证持有人各项信息,包括姓名、别号、性别、年龄、出生(即出生日期)、住址、保甲户次、贴相片或指纹纸处、相貌特征、教育程度、从业或服务处所、担任职务、婚姻状况、籍贯、同居亲属(下面又分父母、配偶、兄弟、子女各项)和备注等,登记内容比如今通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上的登记内容多得多。

那看完了各朝各代的身份证,是不是觉得大开眼界了呢?

古代的身份证原来长这个样子,体现古人智慧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