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小事

芬兰抵抗苏联入侵苏军尸横遍野,老兵回忆 1个换10个

电脑版   2018-11-18 18:04  

1939年9月德国基本完成波兰战役,根据战前德苏瓜分波兰的协议,跟苏联成为了直接接壤的“邻居”。而俗话常说一山难容二虎,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2个国力都处在上升期的大国接壤带来的往往不是携手共进,而是你死我活的“决斗”。所以为了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对德战争到来之时,能够拥有良好的战略纵深。苏联将眼睛看向了自己西北部的邻国芬兰,它想在芬兰构建所谓的“自卫”防线,保证德国不会经波的尼海湾攻入苏联腹地。1939年10月5日在波兰战役完成最后的收尾工作后,苏联官方急迫的约见芬兰的官员,明确的放出消息“苏联希望能够在芬兰进行“自卫活动””。

芬兰抵抗苏联入侵苏军尸横遍野,老兵回忆:1个换10个

且不容商量的表示,苏联要的地已经规划出来了,它的名字汉科半岛,地理位置是位于芬兰湾。面对苏联如此“嚣张”的主权“骚扰”。芬兰方面的官员在回国请示之后,选择了坚定的拒绝。而苏联毕竟是国力蒸蒸日上的大国,当威胁不起作用之后,它决定对芬兰诉诸于武力,用拳头打到芬兰答应为止。1939年11月30日,苏联在结束波兰战役仅1个月之后,在欧洲北部掀起了战争,大批装甲部队在斯大林的一声号角之下,冲向了邻国芬兰。而芬兰人民也并没有被苏联挥舞起来的大拳头给吓着,在坚定保卫祖国的征召声中,大量的芬兰青年提起武器,披上军装走上了前线。而此时天公也为他们的勇敢“美了美”,苏联坦克冲入芬兰不久,天空就下起了鹅毛大雪,绝大数苏军坦克陷入了僵直之中,苏芬在重火力上的差距由此被无限的拉近。

芬兰抵抗苏联入侵苏军尸横遍野,老兵回忆:1个换10个

相对的作为芬兰土地上“玩泥巴”长大的芬兰人,借着老天爷给的好机会,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雪地自由漂移”,他们披上白色防寒服,踏着滑雪板穿梭在熟悉的雪地里,对苏军进行神出鬼没式的打击。虽然苏联军队中也有从小在雪地里生长的士兵,但是他们仅仅只能做到“漂移”,没有“自由”二字,在完全陌生的地理环境中变成了迷路的“羔羊”。而“雪地自由漂移”的芬兰士兵俨然如同狩猎的“雪地狼”,一个“出其不意”就能瞬间咬掉一大批苏联士兵,一时间在芬兰寒冷的雪地里苏军“尸横遍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芬兰老兵在跟朋友的聊天中,往往会自豪的夸口说,在抵御苏联入侵的战争中,芬兰每倒1个战士,10名苏联士兵将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虽然老兵的回忆有着吹嘘的成分,但他所反映的苏军巨大伤亡是存在的,根据相关数据的综合整理,苏联在战争中有131476名苏联战士没有从芬兰战场上回来,同时因伤被抬回的有约70万人。正因如此曾经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无奈的感叹:我们损失了上百万人。

芬兰抵抗苏联入侵苏军尸横遍野,老兵回忆:1个换10个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