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频道

如果这就是最后的夜晚,我不想悲伤地坐在你身边 – 《地球最后的夜晚》

微信野评人

电脑版   2019-01-02 14:21  


这是我这个号到现在最长的标题,这也是到现在相对较长的文章,2500字,连标题。 

我选择在2018年的最有一个夜晚去看《地球最后的夜晚》,这是我故意制造的仪式感。可能很多人也制造了这样的仪式感,但对我来说原因是非常个人化的,因为毕赣导演上一部作品《路边野餐》是我很喜欢的一部电影,向来对土产电影嗤之以鼻的我2016年曾去戏院三刷。它让我觉得和所有投机取巧、油滑市侩的天朝电影人不同,毕赣导演在表达上是很有追求的,是一个有企图心的导演,这样一个导演的第二部长片,我很期待。

 

第一次听说《地球最后的夜晚》这个片名的时候,我心里并没有咯噔一下,因为我知道毕赣导演是不会拍科幻片的。这才是他的第二部作品,他肯定还是会拍一部有关故乡凯里的片子。反倒是看到演员名单的时候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因为很多大牌,还有一个流量明星,而毕赣还只是个拍过一部艺术电影的导演,他能否驾驭和调教这些演员,让他们为己所用?这是个问题。当然,从成品来看,这点基本还是做到了。在牛逼的导演那里,再牛逼的明星都成了符号化的存在,他们只是导演表达的工具。在《夜晚》里,这些明星就是一个个工具。作为工具,里面又属汤唯稍微不合格一些,因为她身上明星的味道还是很浓,总感觉她出现在凯里那样的地方有点突兀。不过也可能是我感觉出错,因为人设上她就不是本地人嘛。

 

接下来说说影片本身。还没看的朋友就别往下读了,因为这篇文章不剧透没法写。

首先在故事上,比起《路边野餐》,我更喜欢《夜晚》,原因无他,因为它让我不那么忧伤了。当年《野餐》的结尾是很让我忧伤的,因为陈升在余音绕梁的《小茉莉》中,几乎是逃也似地离开了那段错乱的记忆时空,我认为他没有能力抓住眼前的幸福,也没能跟过往和解,只能继续独自忧伤地生活下去。《夜晚》则不同,罗纮武在游历了一段错乱的时空后,抛弃了一定要寻找那个女人(万绮雯)和天亮之前一定要离开的念头,并选择念出咒语,和凯珍在旋转的房子里亲吻,与此同时,预示着短暂的错乱时空即将关闭的烟花已经燃烧到了尽头,这说明罗纮武选择留下来和凯珍一起面对明天可能到来的一切。因为这一点,我就感觉没那么忧伤了。对未来的期许都是不确定的,眼前的幸福才应该尽早落袋为安。如果这就是地球最后的夜晚,你应该快乐地坐在爱的人身边。当年至尊宝就是一心想要寻找白晶晶从而错过了紫霞仙子落下终身遗憾。

 

叙事上,不追究细节的话,这部电影是很好懂的,说看不懂的都是被里面的细节给绕迷糊了,无非就是一个男人12年前错过了一个女人,12年后他回来找这个女人,现实中没找着,梦里找着了,他选择留在梦里和这个女人在一起。我理解下来是这样的,如果有不同的理解欢迎纠正。

 

和《野餐》一样,它在形式上也是前后两部分泾渭分明,前面一半是现实世界,后面一半是幻境,只不过《夜晚》的前半部分多了一条过去的时间线,因为这里面有个12年前12年后嘛,但在故事结构上大差不差,甚至我觉得导演在重复自己。

 

后半部分是长达1小时的3D长镜头,一镜到底,这是这部电影最大的噱头。我觉得3D也好,长镜头也好,都不如《野餐》有意义。当然,《野餐》是2D,而且是平面移动的长镜头,而《夜晚》除了升级为3D,还是有巨大的高低落差的长镜头,机位的运行更加复杂,难度更大。

 

首先说这3D,我觉得没啥必要。我一开始以为会有梦幻迷离的感觉,结果没有,摘掉眼镜照样看,糊是糊了点,但不影响对剧情的理解,也不影响氛围的进入,因为氛围的进入压根不靠3D,而是下面要说的第二点,机位的纵向移动。

 

《野餐》的长镜头基本是在平面上移动的,拍到人物面部特写的时候经常出现虚了、黑了的情况,是很明显的技术硬伤,这些毛病到《夜晚》里通通不见,镜头虽然也有晃动,但平滑了很多,画面色调也非常统一,没有出现一会儿这个人脸黑了一会儿那个地方曝光过度的问题,而且最有创举的是增加了大量纵向跟拍的长镜头,这个难度系数很高,而且意义很大,对影片的表达也是有帮助的。因为贵州多山嘛,高高低低起起伏伏是那里的地理特色,这些长镜头就让我很好地模拟了在这样的地貌上走路、乘坐交通工具、坐缆车和上下楼梯的感觉。我注意到跟拍罗纮武上石阶的时候镜头特意跟着他的脚后拍,那种高低落差的感觉就更直接了。但我觉得这也是导演技巧上的一个失败,因为这本来是可以靠3D效果来体现的,现在却靠长镜头的机位移动来体现,这就更加显得3D鸡肋了。

 

 

再来说说长镜头。《野餐》的长镜头技术不成熟,但无意中这也造就了它的优点,因为晃动、虚焦、白平衡不准确、过曝这些毛病导致了那些画面特别不真实,特别像幻境,而这正是影片所要展现出来的效果,也就是说它技术上的缺点反而成了它影像表达的优点,所以《野餐》的长镜头在我看来是完美的。但到了《夜晚》这个片子里,我觉得长镜头是很让我不耐烦的,有很多地方其实剪辑一下节奏会更好,导演偏要长镜头,比如罗纮武坐缆车下山那一段,如果不是长镜头,直接上缆车一个镜头,下一个镜头就切到他下缆车了,干净利落,但为了长镜头的完整性,观众要跟着罗纮武慢悠悠地从山头下到山脚,那几分钟我简直如坐针毡。这种设计很刻意,在我看来没必要。

 

最后说一点我在感性上对这部电影的理解,也就是试图去揣测导演通过这部电影想要表达什么。我觉得一切的关隘在于『最后』两字,再加上『夜晚』,光从文字上来说,是一种孤独的感觉,结合影片内容,还有走投无路、错过即无的感觉。错过的万绮雯,再也找不回来了,老妈走了,找不回来了,打掉的孩子,失去的朋友,通通都是一次性的,在现实世界中,你一辈子都别想再找回来。罗纮武试图修钟,背面的一张照片成为他按图索骥的线索,他顺着线索一步一步往前走,跌入回忆的隧道,隧道尽头是一个矿洞旁的破落戏院,他戴上3D眼睛,进一步跌入幻想的时空,只有在那里,他发现一切都是可以找回来的,他明白了现实还是幻境,这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眼前的夜晚是不是『最后』,眼前的女人是不是『最后』,眼前的一切是不是『最后』,最后,他不想让这些成为『最后』,于是他选择了留下来,相应的,他肉身所处的那个时空,现实世界中很平常的一个夜晚,对他来说就成了地球上最后的夜晚。

 

所以,如果这就是最后的夜晚,那让我们快乐地坐在爱的人身边。

最后的最后,我不建议你去戏院观赏此片。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看完长津湖,不过圣诞节

2021-12-29 14: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