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频道

不仅颠覆世界观,更颠覆电影的打开方式 – 《黑镜 潘达斯奈基》

导演小红帽

电脑版   2019-01-02 14:20  

看过《黑镜》系列的小伙伴一定都知道它每一集都在试图把观众的世界观扯稀碎,让你怀疑自己怀疑人生。2011年《黑镜》第一季的出现就立马让人眼前一亮,以前无古人的逻辑创造了迷你剧的全新打开方式。但创始人Charlie Brook的胃口绝不仅到此为止。这个新年,他又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彻底重写了“电影”。

谈到这部新片。首先,我们必须要谈谈“网飞”——Netflix。国内的小伙伴可能对它不太熟悉,这是来自美国的一家网络电视公司。这家公司成立于1997年,原本是一家影片租赁公司,他们买下各种电影电视的播放版权,然后出租给消费者。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造就了它,他们逐渐从单纯的DVD租赁发展到网上付费观看,在彻底霸占欧美电影市场之后甚至开始自己做电影,电视剧,目前已经几乎到达彻底取代电视的程度。你只要每个月付月费,就可以随意观看里面数不清的电影电视甚至节目。其实近几年国内的腾讯、优酷、爱奇艺其实也都是在借鉴它的成功。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个应时代发展出现的电视平台还流淌着当代新青年的文艺血液。Netflix出品的电视电影质量很高,画风相较以前的影视公司也更加大胆,创新。

现在我们回到《黑镜》,我以前也曾经谈过这部剧。它原本是一部来自Channel4的英剧,后来被Netflix买下继续创作。每一季只有三集,每集长达90分钟(电影的标准长度),并且各集之间不相互关联,每一集都相当于是一部独立的电影。我理解黑镜的本意是一面照出人性黑暗面的镜子。它的故事多为科幻,以现代科技的扭曲式发展来讽刺或者拷问人性。作者Charlie Brooker的脑洞开得是相当之大(另一篇里详细讲过:《想象的王国》)。

今年的12月28日,《黑镜》再次如期而至,这次不但直接以电影方式出现,并且和全世界的观众玩了一场游戏。

《黑镜:潘达斯奈基》是第一部彻头彻尾的交互式电影。是的你没看错。这部电影不但可以看,还可以玩!!

虽然并不是第一次有人尝试这种操作,但却是第一次成功,网络电视和游戏的发达让Netflix这一步迈得稳稳当当。

其实《黑镜》在以前的故事中就曾经不止一次的尝试将观众拉进自己制造出的奇幻扭曲世界使得结局更加引人深思但又细思极恐。简直一副要逼疯观众的姿态,各种尝试之后还不过瘾,他们大概是发现了电子游戏的神奇之处。玩过故事型游戏的人都知道,游戏的代入感远远超过电影,由于游戏中人物的抉择都由玩家来决定,所以会更容易让人投入,达到的目标也更加有成就感,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游戏玩家的情绪会受到游戏的很大影响。

介绍了半天背景,我们现在来说说这部电影。

故事设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十九岁男孩Stefan从自己读过的一本读者自主选择故事走向的小说里得到灵感,于是决定开发一款新游戏,游戏中玩家需要通过在每个重大关口做决定来继续(是不是很眼熟)。他来到一家很厉害的游戏公司推销自己的想法,然后公司的老板大爱,马上决定买下这款游戏,并邀请他来到公司,和自己的偶像一起做这款游戏。半年后游戏面世,但反响却不太好。

在电影的进行过程中,男主的每一个选择都由观众来决定。故事进行到这里你会发现,游戏结束了。好吧这部电影(游戏)的目的大概是要让Stefan的游戏获得成功。于是电影从头开始,这次我们可以试试在前面的节点做另一种选择。然而随着游戏(电影)的继续,Stefan开始慢慢注意到自己也在被人操控,然后奇迹般的拷问观众“你是谁!”。这个时候下面的选择题居然还出现了回答“Netflix”的选项。当然这条故事线最后以主角打破第四面墙穿越到拍摄现场然后被送去看精神科结束。


游戏仍在继续,相信和我一样被强迫症困扰的同学都抱着“我一定要试完每个可能”的心态一遍遍重新开始。在不停的挖掘中,故事开始变得越来越黑暗,主角居然要做出“你跳楼还是我跳楼”,甚至杀死老爸之后“分尸还是埋掉”的抉择。最后我们终于以亲手杀死老爸之后分尸的代价找到一条能让男主游戏获得成功的故事线。游戏发行后大受欢迎,但后来被发现犯罪证据,抓了起来,游戏也全部下架。很多年后(现代),一个女程序猿突发奇想,打算再次捡起这个故事,然后把它做成一部交互式电影(是不是特别眼熟),但也以失败告终。

天真的我还在期待另一种结局。在疯狂地试过每个可能后,才发现,每一次男主的结局都是弑父然后被关进监狱,这个游戏根本就没有什么好的结局。这时候再回想男主在唯一一条做出完美游戏的故事线中说过的话,“我一直试着给玩家太多选择,所以我回去把它简化掉,现在他们只是觉得自己在选择,但其实结局还是我来决定。”看到这里就开始隐约知道我大概不会找到其他结局了。

很显然,这就是电影想要告诉我们的核心——你以为交互式电影你就能决定结局,但其实故事的走向我早就定好了。很多时候我们在做的都是“是”和“当然是” 的决定。电影也通过一个交互式小说改编成的交互式游戏改编成的交互式电影而最终想要再一次达到让我们怀疑现实的目的:难道我们也是游戏中的一员?是不是在我们的每一个决定背后都藏着另一条做出了相反决定的平行宇宙?是否我们人生的走向也早就冥冥中注定了?要知道我们的世界中,在1984年也确实有过一款名叫《潘达斯奈基》的游戏做足了噱头却最终搁浅。(真是细思极恐)

然而其实这些都不重要,毕竟我们都无法站在上帝视角看自己。最后重要的还是要保持一颗怀疑的心,然后继续去探索世界观的无限种可能。


电影在拍摄上也借鉴了现代游戏的做法,每一次主角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我们都有十秒钟时间决定,这时人物开始重复几句废话来虚度过这十秒钟的时间。画面的光线和颜色开始改变,镜头推进,仿佛我们的影子压在主角头顶。在细节上,它无论是拍摄还是后期制作都花了很多心思来达到既是电影又是游戏的体验效果。


以至于这部电影被很多网友认为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内容,但我觉得敢于做出如此大胆的改变已经是最难得了,更何况这个形式本身也正是故事的一部分,它的出现并不违和,反而更进一步证实了故事想要传达的核心,如它环环深入的海报一样,我们玩的正是电影里的游戏,而那个游戏也就是我们正在看的电影。

我从未像现在这样痛恨在中国大陆无法看Netflix,因为只有在官网看才能有这种交互体验。

虽然我不觉得这部电影的出现会改变传统电影的走向(毕竟这样看电影很累),但无论如何它都颠覆了我们以前对电影的一些固有思维,从今以后,电影又多了一种打开方式。这部电影(游戏)我给9分,7.5分内容,外加1.5分创意。

好了今天就先聊到这,我们下部再见。

(欢迎关注公众号:小红帽聊电影)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看完长津湖,不过圣诞节

2021-12-29 14: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