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频道

《那座城这家人》 时代的“浓缩机”,改革的“先锋派” – 《那座城这家人》

琢紫

电脑版   2018-12-18 10:08  

《那座城这家人》:时代的“浓缩机”,改革的“先锋派”

《那座城这家人》:时代的“浓缩机”,改革的“先锋派”


现实题材电视剧是“基于客观叙事的创作思维”、“基于主流意识的传播思维”、“基于价值认同的审美思维”的,关注的是社会的变迁和人间百态,凸显的是现实的“真实”事件。由长篇小说《平安扣》改编而成的、聚焦改革开放四十年且涉及我们熟悉的家庭、职场、人事等诸多话题的、颇有中国特色的现实题材电视剧《那座城这家人》反映的就是一个现实的“真实”问题,它不仅从宏观的层面,表现出了不同年代下的不同生活面貌;还以“精神领袖”的方式,传递出一份正能量。

《那座城这家人》:时代的“浓缩机”,改革的“先锋派”


时代记忆,“真实”人生

严格意义上来讲,较之同类型的《外滩钟声》《大浦东》《我们的四十年》《面向大海》等剧,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首播的《那座城这家人》的反响是比较大的,因为它不是以传统的家庭关系来展开,剧中所涉及的“这家人”——九口人,七个姓——并非是一个简单的“一家人”,而是囊括了我们生活中诸多家庭的影子。或者说,“这家人”就是我们这个社会家庭中的“浓缩机”,反映出的是人与人、人与家庭、人与时代的关系。而这种种关系,又进一步延展,最终成了中国社会语境下的生活符号。由此,“这家人”的每一个人物的成长就构成了一个又一个戏核,有了戏剧张力。不得不说,该剧的设计是具有创新性的,也是好品质的关键保障之一。

《那座城这家人》:时代的“浓缩机”,改革的“先锋派”


当然,创新性与好品质,是湖南卫视一以贯之的特征。但是,从该剧来看,其创新性又具有了现实意义。又或者说,湖南卫视已经开始转型。去年,《人民的名义》火爆荧屏,表现的是官场的“现实”;今年,《那座城这家人》则延续了“现实”,着重是表现社会的“真实”,弘扬了主旋律且传播了正能量。如此一来,湖南卫视在淡化娱乐色彩的同时,走上了一条关注社会、引导观众的道路,具有极高的文化教育意义。如此,《那座城这家人》播出后,就赢得了观众的喜欢,豆瓣上评分一度高达8.3分。

《那座城这家人》:时代的“浓缩机”,改革的“先锋派”


据说,由于某些不正当的竞争,不买收视率的《那座城这家人》陷入了被“围攻”的漩涡。从目前来看,该剧的评分也降调了7.9分。为此,该剧的男主马元也怒发朋友圈,表示“总有人喜欢玩桌下的肮脏!没事,慢慢打扫!”当然,从《那座城这家人》的总体来看,它虽有一定的“瑕疵”,但却也是当代难得的一部反映现实题材的好作品。

《那座城这家人》:时代的“浓缩机”,改革的“先锋派”


“小”家故事,催泪暖心引共鸣

电视剧原著小说《平安扣》的作者李焱说:“这是关于一座城市重生的故事,唤醒的是对一个时代的记忆。”而这故事的落脚点是七个姓组成的九口之家。在这个复杂的家庭中,该剧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社会四十年的变化与人的“创业史”与关系史等问题。

在《那座城这家人》中,是从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废墟”开始,企在重建一个“新”的家园。然而,在重组“家”的过程中,原来的单一亲属关系发生了变化,最终组成一个囊括了诸多关系的“新家”。在以王大鸣为核心的“家”里,就藏着不同的关系,既有夫妻情、母女情、父女情,又有师徒情、邻里情、兄弟姐妹情义等。而透过这个关系,我们又看到了“大时代”背景下的高考、下海经商、企业改革、工人下岗等真实历史,呈现的是“家”在改革开发四十年里的风云变化。

《那座城这家人》:时代的“浓缩机”,改革的“先锋派”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家”中,虽说夹杂着各种矛盾,也有悲痛、伤心、惆怅、失落、欢喜等。但是,它却能通过他们积极面对生活的勇气与态度,完成了“爱”的书写,并且重新定义了“亲人”的概念。如此,我们透过王大鸣与林智燕,与杨艾,以及与林兆瑞、王小霜、林智燕等人的关系变化,看到了“这家人”爱的温暖,以及面对灾难时的勇气,面对生活的智慧。可以说,“这家人”四十年的变化,带给了60后、70后、80后和90后不同的记忆,并且能让他们从中找到自己。

《那座城这家人》:时代的“浓缩机”,改革的“先锋派”


《那座城这家人》想要表达的内容很多,涉及面也很广,四十年的变化、家庭的关系等,以恩人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家庭关系的矛盾交织则有些薄弱,但此剧从不同寻常的“小家”的复杂关系出发,表现现实,本身就具有创新性。同时,剧中的“家庭”的温情“重建”,也让观众找到了时代与个人“记忆”,即引导观众回到历史,去感受时代的发展,去领悟家庭的真谛。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看完长津湖,不过圣诞节

2021-12-29 14: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