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频道

伟大时代变革的点滴往昔,在《照相师》的瞬间光影中永存 – 《照相师》

细节攻

电脑版   2018-12-14 22:07  

国家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今年已经整整有了四十年的时间光景,就在社会各界以不同形式来庆祝纪念之时,已经于12月12日全国上映电影《照相师》,也以“深圳特区”为背景,将这几十年来人们在特区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变化,从经营着照相馆的一家三代人视角切入,把焦点聚集在众多小人物的身上,来向“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致敬与献礼。


谢钢在影片中饰演的蔡祥仁,是一位很有经验的传统技艺照相师,在他经营的照相馆中,记录下无数家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也一直坚持用手中的那台老式胶片相机,记录下这座城市发展中的点点滴滴,深圳特区作为展现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从当年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从无到有,从追赶时代潮流到引领时代潮流,有如风向标般的影响带动着全国各地。


刘牧饰演的蔡安国,传承着父亲蔡祥仁的传统照相技艺,但是他的思想观念却与上一代有着很大不同,并且由于深圳与香港间的特殊地理位置关系,当时所接触的外来文化,也深深地影响着他这一代的年轻人,而在改革开放大环境中的时代变革下,也改变着他们的命运,他们也亲身参与到,这座城市的建设之中,与有着同样美好憧憬一代人,共同创造了深圳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见证了传奇般城市现代化的快速进程。


康磊饰演的蔡正雄,是蔡家的第三代传承者,而随着照相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变新,数字化的影像技术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胶片成影技术,尤其是手机的发展与普及,照相留影已经是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事情,蔡正雄也正是看到这一点,在传承者家族的传统照相技艺的基础上,开发与创新现代科技中的照相技术软件,使得现在的人们,几乎人人都能成为一名“照相师”,记录着身边美好的变化和回忆。


影片中的蔡家三代人,虽然对于照相的观念分别持有不同看法,但是通过父亲的坚持、儿子的变革和新一代的创新,可以感受出在他们心中,共同传承着那种工匠精神,虽然在时代发展的大浪潮中,他们都是属于一些小人物,但是通过他们的视角,能够看到更全面、更细致的城市发展变化中的点点滴滴,而作为观众也似乎可以在其中发现自己的身影、熟悉的曾经共同回忆那段热血的经历。


深圳本土导演张唯,本身就擅长用独特的视角,关注小人物的生活现实,在他以往的《北京草原》、《天籁梦想》等作品中,就能够感受出看似平实的叙事风格下,却有着强烈地人物矛盾冲突关系,而这部《照相师》,更是将他眼中熟悉的这座城市,长达四十年的时间跨度,在时代的飞速发展过程中千变万化,通过普通人的视角和在这里人们的生活细节,展现的淋漓尽致。


而如改革开放初期数万基建工程兵支援深圳,成为城市基础建设的主力军;各地数百万的“打工大军”涌入深圳的壮观场景;九十年代的从这里开始掀起的炒股热浪等等城市记忆,也都呈现在影片之中,回首望看四十年来,伟大时代变革的点滴往昔,尽在电影《照相师》的瞬间光影中永恒留存,也感动着每一位观众,激励着新时代的青年人,走向更辉煌的未来。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看完长津湖,不过圣诞节

2021-12-29 14: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