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频道

《我不是药神》 是药神神还是恶魔?没担当的导演文牧野 – 《我不是药神》

影评匠

电脑版   2018-12-10 18:11  

我们不能说程勇错了,但至少不要去夸赞。

从去年上映至今,《我不是药神》一直被好评,被点赞、被认同,这是观众的麻木和情感之病。影片改编自2013年轰动一时的“假药案”,真实人物陆勇因患白血病,不以牟利为目的贩卖印度低价格列宁、救人于水火,最终在面对法律时受到众病友的尊敬。这确实是事实,但不是美德!

真实的历史事件是这样的:当事人程勇患白血病,这种病要么骨髓移植、要么化疗。有一种叫格列宁的药能抑制病情,曾经的他也有百万存款,但巨款在治疗期间被2万多一瓶的瑞士格列宁消耗殆尽。在黑暗中,他接触到印度格列宁,一瓶只要4000元。但有一个问题是:印度格列宁无专利,尤其是在中国属于违禁药品,但面对和自己一样的病友,程勇不怕!他坚信自己贩卖印度格列宁不是犯罪!那么究竟他是道德高尚还是对法律认识不清呢?

我在这里陈述三个问题:

一、为什么格列宁降价且被纳入医保?

现在格列宁的药价降低,主要原因是瑞士格列宁专利在中国的专利期到了。中国法律规定,药品专利一般有20年的专利期限,在期限内是药研企业定价,期限到了之后就必须免费开放。瑞士格列宁在2013年4月在中国境内的专利到期,此后该药被纳入医保体系。至于纳入医保和程勇事件有无关系,我想还是有的。

二、为什么一瓶格列宁要卖2万多?

大概读书多的人一下就会想明白,所以鲁迅才倡导国民必须要读书。格列宁不是长在田地里的甘草,挖一挖就出来了,而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药物。这意味着什么呢?可能一个药研团队舍弃了一整个青春,整天待在实验室里研发;更有可能成百上千次的失败;还有可能耗费了我们常人更本无法想象的资金。

你穷你买不起药,确实可怜;但药研科学家耗费一整个青春、花费金钱就不可怜吗?那些被动受苦的人,从来都不觉得主动受苦的人值得尊敬。物质上的贫穷不可怕,精神上的贫穷才吓人。我们是不是该恨这些科学家没有美德?凭什么把一瓶药定价2万多?那么试问,让你在可能耗费毕生经历、更可能一无所获的情况下搞科研,你愿意吗?

德,律己者为德,律他人者无异于私刑。新的药之所以能被研发出来,正是雄厚的资金支撑,而药研企业虽然是救人的,但本质上还是商业。哪一个商人赚钱是为了解救众生呢?没有2万元定价的格列宁,大概就根本不会有人研发出格列宁,人类社会的规律如此。

三、程勇是神还是恶魔?

当300多个病友的生命得以延续时,人们欢呼着觉得程勇大概是上天派来的神!大概真的是吧!我们是凡人,我们的肉眼只能看见眼前这些奄奄一息的、可怜的惹人落泪的病人。但我们看不到在世界的另一些角落里,有一个正在研发解决白血病新药的团队突然决定放弃了,因为仿制格列宁更赚钱;瑞士和印度交涉许久,众人都支持印度是神,但瑞士呢?他们的药研公司投入120亿美元,研发长达50年是为了什么?凭什么因为印度穷,因为他们落后,因为他们脸皮厚就可以如此的肆意妄为?

如果整个社会都像程勇自以为没有犯错,那我们要制度做什么?印度有白雪病人,中国有白血病人,瑞士就没有吗?本质上,真正的神不应该是研发格列宁的瑞士企业吗?说的直白点,程勇只是在阻碍能够更好的治疗白血病药物的出现,短视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德,律己者为德,律他人者无异于私刑。我们不能说程勇错了,但至少不要去夸赞。这是两难的抉择,但成功的、积极的瑞士在那里我们不学,为什么去学印度呢?这个世界上总有些人要牺牲,没有谁一辈子都能保持老太太说:“你能保证你一辈子都不生病吗?”时的心态,连老太太也不能。只有科学进步和克制,才能更好的活下去。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看完长津湖,不过圣诞节

2021-12-29 14: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