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频道

无路可走,正恰是不希望我们走到岔路上去 – 《被告山杠爷》

Admire-talant

电脑版   2018-12-02 10:05  

 

 

 

 

由外在世界的对抗走向内心世界的厮杀。因为外在世界本身是一种匮乏的对完美的世界而言的一种异在,而某种霸权所建立的秩序除却要为它自身阶级服务的目的,还包含有某种对完美世界的渴慕,或者干脆说去展现完美世界的原因,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建立自己的霸权。
于是,我们便试图从《被告山杠爷》的悖论和逆反性结构中看出它的目的所在。
《被告山杠爷》的悖论在于完美理想与匮乏现实之间的冲突。人的独立、自由与平等这是人所要求的完美理想,但现实却实在是因为人的匮乏而导致它自身的匮乏,人的匮乏使得完美世界的这些元素极易划向自私自利的边缘,加之人与人之间的难能确认,沟通的不可能,大部分人其实都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无意识的恶占了绝大多数。又以着对完美世界的皮毛了解,不断地为自己的“作恶”张目。这是毋庸讳言的。因此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去处理这样的一些事情,只能是以着对动物般的以人的恐惧逼着人驯良,这就是山杠爷的做法,很显然在影片表现的域里,山杠爷那可是一点都没有做错。而问题在于,影片把山杠爷表现的像是一个神,因为他实在没有对任何一个人一件事判断错误。因此他的暴力就是惩戒的暴力,以村及国,村法即国法,村罚即国罚。因为某种人人都知道的原因,我们是应该去相信一个人的判断力的,还是群体的判断力,还是秩序证据的判断力?答案显然十分清楚。迷信个人,个人独裁,推崇暴力,就难免真的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由人治转为法治显然就是对人治有可能导致的偏颇的一种反拨。但问题在于,这种法治既然以尊重人命尊重平等为前提,因此它所有建设的落脚点都在于人的自觉性,它是承认人性本善,而因此否认掉现实是的确是匮乏的。因此它期待的是人的自觉,稍稍流露出不满足于人的自觉的姿态也同样被骂为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甚至就是暴政,因为它自身也是对完美理想的一种模仿,因此也不能免于匮乏。因为它也实在推崇人的自由和平等。但人性自由平等博爱显然只有优秀的族群拥有,匮乏使这些理想,将他们的欲望和匮乏粉饰的富丽堂皇。
这就是影片表现的事实,而影片表现的态度却是有些展示法理大于情理的僵硬之处。以好人受到伤害而试图更正法理的念头。因此,这影片又在内容与形式上两相抵触。既然它将现实匮乏揭露出来,却又去呼唤着另一种必然匮乏的现实本身,要求法外开恩?内容与形式的悖反,去遮蔽使一切存在事实都是匮乏。因为主旋律的认同,显然它又沾染上某种人物推崇的色彩,这也就构成了很是奇特的感觉,依然推崇着山杠爷这类的人物,尽管它知道这类人物代表的形式本身是匮乏的,可它实在是在推崇,而且它还给山杠爷这类人物安了一个身份,共产党员。它的推崇也就是显然在鼓励人人都去当党员,以党员的自我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做人的宗旨,牺牲奉献,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而它的匮乏又显然只是在说只是希望党员能这样去做。
影片也就是在做着不断的一个问题的两面都有可能对而造成的悖论中不断地对立,意义也就因此不断地在生成着,然而在这些对立悖论当中,却难以去遮蔽,看不到真正的真实是什么。
如果说影片似乎是在独立的在这些悖论中找到一个出路那就是一个希望那就是知识与未来,可它又实在立马进行了颠覆,最后造成的孙子是告亲生爷爷的的结局将知识的盲目,异化可能,被人利用直接显现,未来在哪里,出路在哪里?宛有孙子如果不为了“求真知”这理想国度将一直延续下去的表述,可它不是在推崇科学,却是实在是对山杠爷表现的哀婉。因此,它最终只能在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化传统里找到自己的答案。那就是做人如果简单到只遵从一句话的话“那么我希望那是做人问心无愧,仰不怍于天,俯不愧于地”。
由外在世界的对抗走向内心世界的厮杀,可这又的确又是西方文化特征的。因为这句话就已然拒绝了集体,成为个人化的表述了。而这最后又实在构成了对山杠爷一切行为的颠覆,又与它的推崇是悖论。
那么在这重重的悖论里,唯一能够超越这些悖论的正是在于是对传统中国式好人的走出,无路可走,正是希望我们不要走到岔路上去。而人应该首先追求的是,自身的圆满,先自身要有自足性。并且,人要善良,但要懂自保。学会自保,无论在什么样的悖论里却是都对。这也就是山杠爷对村支书交接的时候对他的接任者说的话,办小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好的,但不要违法。就是人要善良,但要懂自保的别样内容。
这也就是它重新希望着的好人模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看完长津湖,不过圣诞节

2021-12-29 14: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