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频道

尝一口三层文化汉堡——《杰出公民》观后 – 《杰出公民》

伊比利亚的7

电脑版   2018-11-18 08:13  

目前教科书对文化的解释是: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其实这等于没解释。到目前为止,古今中外还没有官方可以给“文化”这一概念下一个唯一的准确的定义,因为它太宽泛,有时候像花草树木,有具体的形态和明显可识的形状;有时像空气,无处不在,却看不见摸不着;有时又像水,会流动、蒸发、凝结,这里消失那里出现,不断地循环。本片说的就是不同状态的文化交融后引起化学反应的故事,其中每一层都值得深思。

 

第一层,比较显而易见的,是讲作家丹尼尔将近四十年没有回去的家乡,晚上连出租车都没有的阿根廷偏僻小镇萨拉斯的一些陋习或愚昧。“感觉我这辈子最值得称道的事,就是逃离了那个地方。我书中的主人公永远离不开,我也永远回不去。”这种感觉对于很多背井离乡的游子来说是感同身受的。就像网上有句话说那样:一线的城市可能容不下肉身,可是三线的故乡放的下灵魂吗?一个国家内发展不均衡的情况随处可见,有些差距大的,除了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天壤之别外,更多的是由此引发的教育水平、生活习惯、思维模式的大不相同。

 

丹尼尔作为显赫的文学作家,其实家乡没几个人读过他的书,甚至都不怎么读书。开头的出租车司机拿他的书当厕纸就给整个风土人情奠定了基调。将近四十年没回萨拉斯的丹尼尔之所以受欢迎,不是因为他写出了深入家乡人心的作品,而是头顶上的诺贝尔奖光环,大家只是想利用光环尽快尽量沾沾光,改善提高一下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罢了。比如电视栏目中,主持人装模作样地随便问了两个问题,丹尼尔一本正经地回答,主持人下一秒就现场卖起了果汁,卖完果汁后采访随即结束。然后丹尼尔还未出门就碰上素未蒙面的老乡,不由分说非要请丹尼尔到家中做客,后续还责怪丹尼尔为何爽约,这种唐突与无礼让丹尼尔十分方案。再就是回到酒店后,遇到让他花约一万美元买轮椅的老乡,算是被道德绑架的丹尼尔当面拒绝但还是无奈地在背后安排助理花钱消灾。类似这些事情,就像吃人的原始社会一样,丹尼尔自然厌倦这样粗鄙的环境和一些人。

 

“老百姓都很漠然,也都无所作为。”这种感觉每一位同时在一线与三四五线城市生活的人来说应该都是有感触的,这种不同经济水平、不同文化层次而产生的巨大落差感。前二十年的丹尼尔就是在不断地忍受与周围环境的格格不入中成长的。因此离开后就再也没回来过。这是非常矛盾的心理,一方面有着落叶归根的执念,可是另一方面发现自己早已不适合这里。这两种感情就像DNA双链一样交织,无论经过多少时间经历多少事情,站在远方的自己回想故乡永远是爱恨交加,一言难尽。

 

第二层,是电影主要讲的,关于文化和文学家的定位。丹尼尔虽然坚决地逃离了故土,但他的作品中将这里演绎为更加夸张的状态,向更多的人展示了乡下存在的不堪和无知。用他的话说,这应该就是作家该担负的责任。不过这种过于主观地甚至有些偏激的写作,除了责任外,还有发泄的情绪,这点是丹尼尔都不愿也不敢面对和承认的。

 

成名后的丹尼尔为何拒绝了各大知名协会、媒体、高校的采访和颁奖,却偏偏回到几乎无人问津的家乡——一座偏僻的阿根廷小镇,接受“杰出市民”的称号呢?而且一反常态,不但要去,还是自己一个人去,还要悄悄地去。这实际是丹尼尔虚荣心膨胀的表现,迫不及待衣锦还乡,以征服者的姿态俯瞰曾经给自己留下创伤的土地,还有那里仍然顽固不化的人们,看一看那里与自己的差距有多大。这是他期待的一场会让自己获得快感的旅行。

 

实际表现也是如此。丹尼尔非常享受家乡人对自己不加吝啬赞美之词。即使流水线作业的PPT视频,丹尼尔仍然感动落泪,沉入其中。他也打破了不拍照的习惯,大方地接受合影和采访。他所期待的,正是成为这里的神,所以打着文学的旗号在这里毫无忌惮。在学校讲课,内容明明是与自己之前所写观点相悖,却毫不自知;做画展评委,一个对绘画外行的作家任凭个人喜好,随意评选。这两个行为都有共同点,就是丹尼尔永远可以搬出一大套理论自圆其说,自恃清高。即使这座小镇再贫穷落后,都有它自己的前进轨道和发展规律。欧洲的很多项目,无论人口素质、思想观念、经济模式等可能都远先进于萨拉斯,但这并不意味着欧洲的任一项目完全照搬到萨拉斯也是先进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合适才是最好的。因此丹尼尔的突然出现,加上给自己的错误定位,打破了小镇原有的平衡。如果双方可以各取所需,找到利益平衡点,也可以轻松度过。但最后发现丹尼尔的一意孤行,小镇的人根本无法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何必再拘谨?于是还原真相的萨拉斯让丹尼尔一夜回到四十年前,现实如梦境一般令他毛骨悚然,每个人都配着枪对他处于戒备状态,故乡的路依然遍布荆棘。

 

丹尼尔错误还表现在,不但破坏了小镇原有的生活规律,更是直接插足好友安东尼奥的家庭。错之极的地方在于,丹尼尔同时侵犯了安东尼奥的妻子和女儿。既然接受了社会各界的无数荣耀,就要同时接受公众人物的责任和担当。丹尼尔原本对这些华丽的外衣有着还算清醒的认识,他知道自己也是普通人,知道诺贝尔奖会给他带来什么样麻烦,所以他都尽可能地拒绝所有邀约。可这次,在家乡,完全被自大冲昏了头脑,罔顾道德底线。遇到已经为人妻二十年艾琳,更何况丈夫还是自己好友,丹尼尔没能按捺住自己的欲望撩拨了这位明知对自己念念不忘的老相好。还有胡丽塔,尽管丹尼尔并不知道这是安东尼奥的女儿,而且也是胡丽塔主动上门,但丹尼尔也并没有被动,他非常欣喜地接受了这份天上掉下来的大彩礼。丹尼尔对艾琳只是撩拨,对胡丽塔就是放肆了。这一切,都是光环给他带来的“额外收入”,或者说灰色收入,并不是他应得的。可惜丹尼尔对原始欲望缴械投降,自己终究也成为了无下限的贫穷人口,道德贫穷,还浑然不知。

 

文化,或者说文学,不应该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类别派系的区别。红酒高脚杯配七分熟牛排,不比羊肉泡馍就大蒜头子高档。适合当时当地的就是好的。开头也提到了,文化本来就产生于人类的活动,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以萨拉斯和欧洲为例,正是有了各式各样的差别,或者一些具体指标上的差距,才会有平常所提到的发展不均、二八定律、金字塔结构这样类似的现象,每个地区都是整个世界的组成部分,若都完全一致,那数据就毫无意义了。基于此,在文化或经济层面,当然要协助落后的地方提升他们的水平,毕竟有一个客观的、历史的、达成共识的价值观存在。但这绝不是打着协助的幌子,实则满足高高在上、俯瞰大地的虚荣心。改变的前提是尊重,尊重事实,尊重本土,否则,丹尼尔代表的“先进文明”生闯“落后地区”,下场就是险些让这里成为自己的葬身之地。或许最后丹尼尔也想通了这点,刮掉胡子的他意味着要变成那个富有的弟弟,不再自命不凡,选择融入外界,扯下虚伪,大方地接受鲜花掌声。这样更心安理得一些。

 

第三层,是电影试图拓展的层面,即文化与政治。丹尼尔的人生转折点就是一次诺贝尔文学奖,他却在颁奖典礼致辞和后续的多次讲话中对这个奖抱有消极态度。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学作品,尤其是风格迥异的,不好比较。诺奖却像一个被赋予公权的神圣存在,拥有“点石成金”的魔力。不否认获得诺奖的人物本身的成就,但事实摆在那里,获奖前与获奖后的差别是巨大的。当然,无论何项目,有一个比较和排名也很正常,哪怕有一个权威认定机构,都是正常的。但是,这个机构够权威吗?

 

以诺奖为例,无论颁发何项目的奖项,必要以公正、客观、统一的标准来评判。文化的东西,就应该独立于其他因素之外,包括政治。可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中的文化一般都是为政治服务,甚至被政治裹挟的。电影中的丹尼尔,在他老乡眼中就是靠诋毁家乡才博取欧洲人好感的。现实中,1989年和2010年两次诺贝尔和平奖就是最为显著的例子,一个本该中立的机构变成了政治家的玩偶。不需要的时候,可以公平;一旦需要,拿来即用。再比如2018年停止颁发诺贝尔文学奖,原因就是评委丑闻缠身,活脱脱地上演了现实版本的丹尼尔。目前最负盛名的奖项都被染上污渍,更不要言之其他了。

 

        有一个观点,丹尼尔是对的。他在书中写到:“民主与幸福,只会造就平庸的文学作品,且缺乏说服力。伟大的文学作品,通常都是出自不公且暴力盛行的社会。在那种状况下,创作则填补了存在的空虚。”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文化最为灿烂闪耀的时期,一个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一个是国民革命前夕的新文化运动,都恰逢社会动荡。不被政治操控的文化才能成长,当然,文化也不能带有杵背国际惯例的政治目的。政治应是文化的产物,“符合国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国情就是持有同种文化观的人群所组成的国家的基本情况,他们拥有共同的文化基础和血脉,所以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建立在这上面是符合规律的。通俗地讲,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文化这东西琢磨不透,它有时坚硬,有时脆弱;它独立存在,却又和万事万物息息相关。它浩瀚无垠,真正的有文化应当有颗包容和平等的心,这也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另外文化也是公平的,它所带给你的,一定是你所付出的。如果超出了范围,早晚是要还回来的。想想丹尼尔的经历,还有大胡子哥哥与富有弟弟故事。

 

——2018.11.18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看完长津湖,不过圣诞节

2021-12-29 14: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