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频道

生活没有诗意的逃离,是义无返顾之前的挣扎 – 《我要去远方》

杜娟的博客

电脑版   2018-10-15 22:24  

  

在看到这部地震题材的电影之前,提前了十多分钟入场。我很好奇这部电影的主题会是什么?  首先想到的是一部关于英雄的话题,如震灾英雄?又或是一项科研的发明?总之,我千想万想没猜到这是一部关于“地震人”的电影。

怎么说“地震人”呢?我小时候读过周易的地摊本,大概是讲地震来临时的几种征兆,里面不乏一些鬼神传说。大概是山神预警、飞禽走兽的变化,书上详尽了一些奇异变化,以算命的视角来诉说这些怪象,充满了荒诞的猎奇以及大千世界变化。对于百姓来说,大部分人没有“地震人”的概念,他们只知道气象台。在《我要去远方》第一次听到了“地震人”的概念,也是第一次知道在一些偏僻的地方还有这样的工作存在。


从片名来讲,《我要去远方》是一种诗意化的逃离。对于想要摆脱某些现状的人来说,远方充满着新鲜、未知和诗意。而对于地震专业的学生来说,远方意味着从事地震工作经常要去野外,条件很差,比较艰苦。比如电影的开镜就是三个人搞勘测工作,野外测量、记录。

如果这是一部日本电影,它该是充满文艺质感的小清新片。《我要去远方》包含着生存的成长和挣扎,在义无反顾之前的徘徊。毕竟,苦读十年寒窗,从金字塔的校无跳到社会,他们可以想象社会的竞争和残酷,却无法面对与世隔绝的重复。他们有着大好的青春要去奋斗和拼搏,怎么可以被这样接近退休状态式的工作绊住脚步。这是片中杨凯所排斥的,他无法想象着未来的凄苦。《我要去远方》也正是代表了一部分中国大学生进入机关底层生活的一种状态,与他们想象的公务生活相差千里之遥,一辈子与面朝黄牛的放羊娃为伴似乎辜负了这四年的大学生活。

以什么样的身份进入这个社会,对于我们这种工作十多年的人来说并不重要。对他们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意义重大。他们的成长需要肯定,需要仪式感。在《我要去远方》的故事线里,不光有着事业的主线,还有一条颇为重要的爱情线。杨凯的女朋友和他因为实习地方不同,一个去了偏僻的小镇,一个去了大城市。自从去了大城市以后,女朋友变得越发的忙,她觉得他不成熟,没有事业感,提出分手。正是女朋友的分手,彻底掐断了杨凯奔向大城市的热情。因为以前想着逃离,所以他的心思全用在如何把车胎的气放掉、如何翻墙头、如何对付安台。这盆冷水浇下来的时候,他开始冷静的思考了这份工作的意义。


如果说从物质角度来讲,我是不希望杨凯留在山里气象台。就是对比同学在气象台的优越环境 ,也希望这个青年有一个更好的出路。但是,艰苦的工作总是需要人来执行、完成的。艰苦工作能锻炼一个人的意志,这是事业所给你超过物质的部分,是值得一生追求的。


当然,杨凯留在台里还有一个原因是廖星。一个能沉下心来做事业的女人是值得被肯定的,也是值得相守一生的。从这条爱情线来讲,它又有点像《山楂树之恋》。现实中,也有很多表现好的公职人员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肯定,成为单技术骨干,获得晋升。每个人的际遇并不会因为你的起点低,或是你的工作偏远而被否认,真正能影响你一生的是恒心与决心。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看完长津湖,不过圣诞节

2021-12-29 14: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