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频道

《过年》 爸,妈,我们很孝顺的,给我们点钱好吗? – 《过年》

火麒麟ST

电脑版   2018-10-14 14:15  

 

 

一个90后女孩撞大运的消息传出,顿时唤醒了华夏无数中青少年对天上馅饼的渴望。各大商家借此机会,联合推出了“转发锦鲤”活动,不求必定找到幸运儿,但求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看着微信朋友圈刷了个遍的“锦鲤”软文,恍惚看到了特定时期朋友圈各式各样的拉票活动。而在没有数字网络的时候,人们有这么热情的时候,可是逢年过节串门讨利是。其实,从以前的讨红包、拉票到现在的“转发锦鲤”,人以情求利的嗜好永远没变。

 

 

“以情求利”这种中国式伦理现象在大银幕上最淋漓尽致的体现,要数1991年黄健中执导的《过年》。

 

(《过年好》)

 

在浅析《过年》之前,先吐槽几句:《过年》是《过年》,《过年好》是《过年好》,不要因为这俩片的标签都是喜剧,就把它们搞混了!《过年好》是部当乐子都不合格的闹剧,《过年》是超越喜剧的电影,不说娱乐性和艺术性,哪怕就是好郭敬明的电影里姐妹撕逼那一口的,也会更喜欢后者。如果你觉得《过年好》很棒,请好好看一看《过年》,然后想想自己之前的判断是否过了脑子。

 

再看看《过年》的荣誉成就——第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会大奖、最佳女演员(赵丽蓉);第1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女演员(赵丽蓉)、最佳男配角(葛优)——那时候百花奖还真的是在让热爱电影的群众投票,东京国际电影节则一直有影响力。影片能获此殊荣,至少说明它本身的价值绝不一般。

 

 

《过年》没有什么复杂的视听技巧和叙事手法,有的只是不急不缓的展现。但就是通过那么娓娓道来的叙事,影片准确地描绘了充满利欲气息的家庭成员群像——大儿子窝囊、大儿媳刁蛮、大女儿懦弱、大女婿坑蒙拐骗、二儿子是研究生、二儿媳是高干子女、二女儿叛逆、二女婿踏实能干、小儿子游手好闲、小儿媳同样游手好闲……本来这些儿女的到来就已经打破了老两口生活的安宁,没想到他们中大多数还心怀鬼胎,明着是探亲问候,字里行间却暴露了他们的共同目的——趁过年,捞父母一笔,有一笔是一笔。

 

 

在这些小心机的碰撞下,经过大量前戏的情绪积压,《过年》终于在年夜饭那段引爆了全片的高潮——几叠百元大钞摆在餐桌最显眼的中央,儿女们愕然了。“都愣什么啊!不都等着这道菜吗?”老父亲的一声一针见血的反问,让所有人的逢场作戏戛然而止。接着,吵架的吵架,开打的开打,好好的饭桌没多久就变得一片狼藉,所有儿女中唯二给老两口长出息的,一个是原本老两口最不看好的二女婿,一个居然是之前从来都不敢反抗的大儿子……看看《过年》这场戏,再看看这些年类似《嘉年华》《我不是药神》《找到你》等国内的所谓‘现实题材佳作’中,有多少敢于在电影里进行一次这么轰轰烈烈的人性大爆发?

 

 

影片的最后,老两口离开了已经支离破碎(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的家,带着剩下的积蓄踏上了游荡四方的道路。有这么为了蹭小利而变得无情无义的儿女,家也没有了存在的意义。但是老两口就真的得到了精神上的自由了吗?“以情求利”这种现象至少在中国各地根深蒂固,只要这世上还有消费可言,人们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来不惜任何代价讨便宜,要么老两口可能成为“以情求利”的牺牲品,要么老两口可能也会加入“以情求利”的群体当中,在以各种理由讨便宜的同时,也逐渐失去了本真。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过商业活动对人贪小便宜的潜意识的激发,“以情求利”的风气一时不可能被遏止,也没必要被遏止。只是在积极参与这些“抢便宜”的活动同时,大家或许需要想一想:咱们在得到眼前的这点便利的同时,又失去了些什么?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食梦狂人”)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看完长津湖,不过圣诞节

2021-12-29 14: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