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频道

《向阳的日子》我就这样,告别了山下的家 – 《向阳的日子》

战台烽

电脑版   2018-10-14 02:24  

 

 

每一颗在贫瘠中挣扎的灵魂,都能开成一朵向阳花。

《向阳的日子》我就这样,告别了山下的家

 

物质太丰富,成长就会变得浅薄又庸俗,所以,很怀念自己的童年,在困顿与痛苦中,早熟,敏感,却又波澜不惊的,渐渐长大。一如《向阳的日子》中的少年张向阳。

《向阳的日子》我就这样,告别了山下的家

 

电影《向阳的日子》是一部非常风格化的作品,片中的少年张向阳,在相依为命的奶奶过世之后,被接回了父亲的家。这里,有他的后妈,和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后妈并非我们想象中的不近人情,但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母子,总归缺乏沟通与交流,母亲的无奈,少年的叛逆,如水火般难容。于是,全片的情感线,都付诸于这对父子身上。

《向阳的日子》我就这样,告别了山下的家

 

这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却又有着非常魔幻感的超现实风格,虽然故事足够写实,但在导演,也是著名的摄影师张罗平的执导下,天空、大地、河流、村落、集市、矿场……都如一幅幅图画般的精致、唯美。而这些生长于图画中的人,特别是张向阳,却又饱含粗粝的质感,更加烘托出那些生生不息的活力。

《向阳的日子》我就这样,告别了山下的家

 

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张向阳的父亲张恒远,是一个非常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中年男子,虽然居于偏僻的农村,却满怀艺术理想。他的家,那座砖坯混合的小矮房的外墙,刷着鲜艳的黄色涂料,与田野的绿、天空的蓝、云朵的白一起,构筑出宛若仙境般的撞色之美。而那间要安排张向阳住下的房屋内墙,被他画上了满满一墙的向日葵花。如此,即便日子再艰苦,衣着再简陋,也让这生活,变得多彩起来。

《向阳的日子》我就这样,告别了山下的家

 

《向阳的日子》中的父子情,是那种若即若离般的相处,毕竟身为一家之主的张恒远,还要四处奔波讨食养家,而张向阳,就这样,在嘈杂与孤独中,成长着。尽管导演张罗平不曾说这是他的影像传记,但战台烽相信,影片中,一定有太多他关于岁月的感悟,关于年轮的记忆。艺术感很难后天造就,而是有着天赋加持的。张恒远的炽热,张向阳的沉静,都缘于对审美世界的体察。特别是张向阳,那些比同龄孩子更加丰富的人生经历,比同龄孩子更加敏感的视听体验,都让他的灵魂,增添了许多表面波澜不惊,内心却波涛汹涌的痛苦挣扎。

《向阳的日子》我就这样,告别了山下的家

 

有首民谣《流浪记》中歌词这样唱到:"我就这样告别山下的家,我实在不想轻易让眼泪留下,我以为我并不差、不会害怕,我就这样自己照顾自己长大……",与《向阳的日子》所呈现的故事很贴,尽管在我们看来,张向阳有了新家,多了父亲的关爱,但,大部分时间,他依然都在自己独自长大,不轻易流下的泪水,代表了一种坚强,有时候近乎固执的倔强,也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的力量。

《向阳的日子》我就这样,告别了山下的家

 

影片虽然没有告诉我们,张向阳与奶奶相依为命的生存,是怎样的一种状态,但在他告别了那个童年窝巢的一刻,就仿若在一夜间,进入了穿越时空的复杂世界,就仿佛一夜成人。尽管在新家,父亲给他讲故事,带他们去炸鱼,带他们去镇上吃冰棍吃到拉肚子……但在那个滂沱的大雨中,他竟然感觉到,鱼儿和自己说话,也正是那种孤独心境的独白。

《向阳的日子》我就这样,告别了山下的家

 

我们这一生,会遇到很多人,有的人能陪我们走很久很久,有的人,却只能陪我们走一段路。《向阳的日子》中的张向阳也是如此,他会经历与奶奶的告别,也会经历与父亲的告别,尽管,未来的日子还很长很长,但,每个给自己陪伴的人,都能在自己的岁月中,留下永远也抹不去的印痕。看似不经意的点点滴滴,有时候却是刀砍斧凿一样的深刻记忆。午夜梦回中,你总能清晰的看点,那些似乎已经模糊了相貌的人们。他们在另一个世界,眺望着你的成长,盛放,你又有什么理由,不让自己展开成一朵灿烂的向阳花呢?

《向阳的日子》我就这样,告别了山下的家

 

《向阳的日子》,带来的,是一种酸楚的离愁,和成年后,会不时泛起的,淡淡的忧伤。

《向阳的日子》我就这样,告别了山下的家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看完长津湖,不过圣诞节

2021-12-29 14: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