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频道

《海边的曼彻斯特》中的李有必要苟活吗?有 – 《海边的曼彻斯特》

衡·Isabella

电脑版   2018-07-11 12:05  


文 | 衡·Isabella

就好像李在两个小时里的影片中,唯一一次在海滩上露出的笑容一样,活下去不是为了囚禁若干年前犯过错的你,是为了让你从以往的阴影里抬起头来,找到太阳。

1

李在远离家乡曼彻斯特的城市默默地做着维修工,工作内容索然无味,服务对象对他也谈不上有多尊重,日子一天天过,不好不坏。几十亿人的寻常人生,差不多都一副模样。他经常回避与任何人有瓜葛,话不多,对谁都没有好颜色。

身为维修工的李,不起眼的如同大街上的路人乙。

人生莫大的玩笑,莫过于波士顿维修工李不再是年轻时生活在曼彻斯特的李——兄弟哥们一大把,成天吃喝玩闹,他竟变成了无声无息的路人乙。

人都是在改变的,至于变成什么样,取决于一个人身上发生过什么。

生活在波士顿的李,如今是人们即便花上一时半刻,面对面坐下来,聊聊那些年也不觉得虚度的,有故事的中年男人。



2

如果不是一通紧急电话,李一定不会再踏入曼彻斯特城半步。

他独自返回,抵达之后我们却发现:家乡不是他能放松的地方,他见到曼彻斯特如同身在异乡,浑身写满拘束、紧张和膈膜感,回到曼彻斯特的他甚至不如在他乡修下水管时自然。

正常人不应该是对故土有感情,有眷恋的吗?

回到家乡就好像怀里抱着一只暖烘烘毛绒绒的小动物的孩子一样,该是那种放松、惬意、舒心的感受啊。

李为什么一回到家乡反倒处处异样?

李当街与前妻相遇,前妻是一道痛苦记忆的闸门,他们吞吞吐吐交谈几句之后,李心底深处始终不曾消退的痛苦洪水再也崩不住,倾巢而出。

李感到窒息,痛苦带来的压强让他内心难受到几乎变形。

他永远不会原谅几年自己亲手造成的那场令他撕心裂肺的意外事故,年轻的他带着一群朋友在家里掀房顶式地狂欢,妻子不满他在家里吵扰孩子们休息,两人爆发争吵,狂欢暂停,他心里非常不爽,朋友都撤走之后他在寒冬深夜独自出门买宵夜。

他踏出家门,走在雪地里一心想着买什么,却不知,背后的家将在这一夜荡然无存。由于李的疏忽,家中失火,他的三个孩子全部死亡,前妻侥幸捡回一条命。

李被带到警局,恍惚错愕悔恨难过同时折磨他,他甚至一把夺过警察的枪想自杀。可他被朋友和警察们拦住了。

人们习惯于在没有碰见灭顶之灾的时,夜夜笙歌,日日作乐。直到命运手握屠刀用实实在在的冷酷和凶残来发难才后知后觉,以前那些看似平淡的时光,是多么奢侈。

没有经历过伤痛的人,不足以谈人生。经历过某些伤痛,东山再起之后执着于不停夸夸其谈的人,更不足以谈人生。

有时,命运的名字仅仅叫做躲不开。

3

为什么旁人要拦住打算饮弹自尽的李?让他继续活下去,家破人亡地活下去,余生对他来说无异于凌虐,每天内心都要被悔恨行刑至少一次的凌虐。

是的,或许李选择在那个失去家庭的夜晚一枪毙命是解脱,这对普天之下籍籍无名的路人乙们来说,是再直接不过的选择。

但李们没有想过:一死了之不是赎罪。

如果死是一项值得鼓励的随时备用选择,世间万物为什么还要去珍惜生的机会?

在过错罪行面前,死不过是畏罪潜逃一般地自我饶恕,是拒不承认自己错也好过失也罢的种种行为,孕育出来的人间恶果。这种轻生的人们,会连死神都瞧他不起。懦弱地死去,只不过是一种可以继续看轻人生的逃避手段,空虚、轻慢的亡灵死神都不屑一收。

对于《海边的曼彻斯特》这部作品来说,特别精妙的地方,恰好在于李没有死,也没想在痛苦之中找到能让自己得到超脱的办法,只是继续躲躲闪闪、寂寂于世地活着。

这根本就是现实中与李一样的同类写照,只要这些人一日不懂一个事实他们就一日连寻死都不配。

要知道,痛苦不是流放自我的借口,越是痛苦就越需要回到痛苦幽暗的隧道里,走出一条见光的路。

2018-04-01 21:04

——衡·Isabella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看完长津湖,不过圣诞节

2021-12-29 14: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