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频道

比砒霜毒百倍!吃一个就致命!姑娘吃了这夜宵,差点没救过来

江苏新闻广播

电脑版   2018-07-10 14:05  

天气转热,

夜宵大排档的生意又开始热闹起来。

炒一盘割香螺,点一瓶啤酒,

吹着风,别提有多享受。

殊不知,危险正在一步步逼近……

7月8日深夜11点多,浙江宁波26岁的赵小姐几乎是一路小跑赶到鄞州二院急救医学中心的。

晚上,赵小姐和几个朋友在外聚餐,想都没多想,就照例点了一份割香螺。喝着小酒,就着香螺,聊得十分尽兴。

万万没想到的是,就隔了一个多小时,赵小姐就出现了手麻、恶心、头晕、浑身瘙痒等症状。

赵小姐上网搜一下,一对照,发现自己很有可能是“割香螺中毒”。当她看到明晃晃的“割香螺中毒最严重可致死”这样一行字后,再也坐不住了,赶紧往医院跑。

(网页截图)

经过详细检查,赵小姐最终被确诊为割香螺中毒,所幸经过洗胃、导泻、补液等一系列抢救,目前已无大碍。

“割香螺以前也吃过几次,这还是第一次中招。”赵小姐说。

“侥幸没事不代表割香螺可以放心食用。”鄞州二院急救医学中心副主任王后兴说。

中国有60余种织纹螺

织纹螺一般叫割香螺,品种颜色不同,也有的叫小黄螺。每年春夏季是割香螺最多的时候。

织纹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织纹螺的外形特征为尾部较尖、细长,长度约为1厘米,宽度约为0.5厘米,约指甲盖大小。

据统计,织纹螺科全世界约有400种,中国沿海有多达60余种。表面有螺肋和纵肋,常交织成格子状或布纹状而得名“织纹螺”。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素萍介绍,常见的海瓜子的确属于织纹螺。织纹螺本身无毒,以鱼类、其它动物腐烂的尸体为食,同时还会进食一些藻类以及有机碎屑维持自身生存。

△七种织纹螺吃了可能中毒(注:纵肋织纹螺北方俗称“海瓜子”,与南京俗称的“海瓜子”并非同一种)

但是近年来,由于邻近海域环境恶化和有毒赤潮的频繁发生,导致有毒藻类的产生和海洋动物的死亡,织纹螺食用了鱼类和其它动物腐败的有毒尸体后,胃内常残留和积蓄毒素“河豚素”。

别吃了,尚无解药

早在2012年,卫生部就发公告称:浙江等地发生多起因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事件。食用后可产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对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毒药物。 

公告明确了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

浙江省海洋渔业局渔业处副调研员刘定康曾表示,其毒性比砒霜还要高上百倍,吃一颗就可能致命。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也发布过风险警示:食用织纹螺中毒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该毒素对热稳定,煮沸、盐腌、日晒等均不能将其破坏,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毒药物。

历年查货、中毒事件:

据不完全统计,自1985年以来,我国共报道织纹螺中毒事件55起,中毒人数433人,其中48人死亡。

2003年,宁波镇海区连续发生多起食用割香螺中毒事件,共有9名患者被送往医院抢救,个别出现神志不清,呼吸困难等情况。他们都是从蟹浦农贸市场购买的。

2012年,温州陆续有8人因食用织纹螺中毒,其中一人死亡。织纹螺主要是从农贸市场购买,8名患者都是在家中炒熟后食用。据死者家人描述,死者的食用量在二两左右。

2014年,宁波市江东区检察院对钟娟芬、何国海、潘钱康等8人以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提起公诉。何国海从2010年起开始经营割香螺,只做回头客的外卖生意,一般都通过网络找人送货,营业时间只放在每年的4月至11月间。8名嫌疑人对全部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累计超过2000余斤。

坐在学校大门口猥亵男女学生,小学保安怎敢如此变态猖狂?

荔枝特报 | 捕鱼达人成“隐形赌场”,记者“赢钱”欲提现被老板“关”小黑屋

奇葩,种了8年的蓝莓屡屡被盗,报警后却被告知:这不算偷!

关东第一毒枭纪实:他说吸毒亡国灭种,打算卖毒品挣2个亿

细思极恐!去过哪些餐厅和酒店,微信好友居然都能看到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看完长津湖,不过圣诞节

2021-12-29 14: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