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频道

心之所向,无畏生死,无问西东

央视新闻

电脑版   2018-09-04 00:14  

73年前,曾有1700位年轻人集体赴死。他们本是真正的天之骄子,却自愿放弃了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他们是中国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他们殉国时的平均年龄只有23岁。

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在这个胜利的日子,审视曾经的苦难时,我们不能忘却这些伟大的抗日英雄,缅怀他们那曾经鲜活的面容。

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

我们一定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

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

——习近平

曾经有那么一群年轻人,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永别,每一次落地都必须感谢上苍,他们战斗在云霄,胜败一瞬间,他们在人类战争当中成长,别无选择,因此他们对飞行的热爱,对天空的崇敬,还有那些国仇家恨,纵横捭阖,儿女情长,都必须化成命运的音符,飘扬在云间。

《无问西东》

你问风为什么托着候鸟飞翔

却又吹的让他慌张

你问雨为什么滋养万物生长

却也湿透他的衣裳

你问他为什么亲吻他的伤疤

却又不能带他回家

你问我为什么还是不敢放下

明知听不到回答

如果光已忘了要将前方照亮

你会握着我的手吗

如果路会通往不知名的地方

你会跟我一起走吗

一生太短 一瞬好长

……

73年了,

他们耀眼的青春,

和那一段属于他们的

“誓死报国不生还”的历史,

今天,我们一定要讲,

也请您,一定要听——

▲中央航空学校刻在石碑上校训

    每天训练自己“必死”的决心

    1932年,培育中国第一代飞行军官的中央航空学校在杭州成立。

    相信全世界再没有第二所学校会以这样的文字作为校训:

    “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

    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

    这些誓要收复国土的年轻人们,除了飞行与战斗技巧,每天都在练习的,还有“必死”的决心。

    ▲中国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

      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是永别

      1937年8月14日,笕桥空战打响,日本人企图将中国空军一举瓦解。

      整整30分钟激烈战斗,中国空军击落日机3架、击伤1架,中国空军无一损伤。

      ▲空战笕桥

      而胜利的喜悦总是太过短暂,自8.14笕桥空战开始,刚刚才翱翔于蓝天的年轻人,开始折翼、陨落……

      他们明知道日军战机远优于自己,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是最后一次;每一次战斗,都可能葬于蓝天中。但不亡命就是亡国!他们用血肉之躯壮志凌云,击落日军敌机超过1200架!

      一直到抗战结束,一共有1700人冲上天空。这些年轻的面孔,一个一个变成墓碑上冰冷的名字。而他们殉国时的平均年龄,才只有23岁……

      他们含着金勺出生、

      出身名门望族,

      有的是归国华侨,

      有的刚毕业于清华大学,

      他们中,有林徽因的三弟林恒,

      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幼子……

      他们本拥有无数人艳羡的一切,

      却自愿成为了人肉炮弹——

      他们是中国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

      张锡祜 22岁

      ▲张锡祜与未婚妻

      1937年8月14日,张锡祜驾驶飞机

      在抗击日寇的途中,

      失事殉国,时年25岁!

      在他牺牲的十二天前,

      他在给父亲、

      时任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信中写道:

      阵中无勇非孝也!

      得知儿子死讯后,

      张伯苓强忍失子之痛,说:

      我本人出身水师,今老矣,

      每以不能杀敌报国为恨,

      而今吾儿为国捐躯可无遗憾了!

      闫海文 21岁

      1937年8月17日,

      闫海文,来自东北的帅气小伙子,

      在返航时,座机被敌炮击中。

      跳伞时,因风向变化落入日军阵地。

      他宁死不肯投降,

      立即以随身手枪反击,

      击毙日军5人,击伤数人,

      他大喊着“中国无被俘空军!”

      用最后一颗子弹自戕殉国,

      年仅21岁。

      沈崇诲 25岁

      仅2天后,

      沈崇诲驾机返航时

      发现大批敌舰,

      此时,他的飞机故障已难以返回基地,

      只有紧急降落或是跳伞逃生,

      沈崇诲不愿苟且偷生,

      他从两千米高空极速冲下,

      与日本军舰同归于尽,

      年仅25岁,刚刚毕业于清华大学。

      ▲在清华大学时的沈崇诲

      沈崇诲就是电影《无问西东》中

      王力宏饰演角色的原型。

      他的父亲是当时的大法官、

      法学家沈家彝。

      刘粹刚 24岁

      1937年10月,

      刘粹刚奉命带两架飞机从南京起飞,

      赶往山西支援八路军的战斗。

      经过山西高平县上空时,

      僚机的油耗尽了。

      他毫不犹豫投下自己唯一的照明弹,

      协助僚机迫降。

      他自己却不幸撞于魁星楼上,

      当场牺牲,年仅24岁……

      刘粹刚牺牲两周前,

      写给妻子许希麟的信中说:

      假如我是以身殉国,那是我尽了我的天职,

      您时时刻刻要用您最聪慧的脑子,

      不要愚笨,不要因为我而牺牲一切……

      我最亲爱的麟……

      而许希麟在写给丈夫最后的信中说:

      粹刚,在你固是求仁得仁,

      已尽了军人天职。

      可是我,正日月茫茫,

      又不知若何度此年华。

      如今你已尽了最后的心力,

      我决心继你遗志,

      先从基本教育着手,

      拿你英武不屈的精神,

      灌输于未来的青年。

      1937年,许希麟在昆明创办粹刚小学。

      当时,这所小学几乎完全

      是为了收容空军子弟,

      她把自己所有的心血,

      都用来教育和照顾空军子弟。

      高志航 30岁

      ▲高志航与妻子和女儿合影

      3个月后,1937年11月21日,

      年轻飞行员们的“总教头”高志航

      在机场遭遇敌机突袭,

      他跨进座舱准备起飞迎战,

      但座机发动不了,

      战友们劝他暂时避一避。

      他说:“身为中国空军,

      怎么能让敌人的飞机飞在头上?”

      就在他第3次试图开机之时,

      密集的炸弹从空中投下,

      高志航再也没能飞上蓝天,

      他连同14架飞机消失在一片火海中。

      这位精通三国语言、被世界公认的

      中国空军最有价值的王牌飞行员、指挥员,

      牺牲时才刚刚满30岁……

      ▲抗战时期空军四大金刚全部牺牲:乐以琴 刘粹刚 高志航 李桂丹 (从左至右)

      陈怀民 22岁

      ▲陈怀民与他的战机

      1938年4月29日这天,

      日军出动54架飞机空袭武汉,

      ▲这是著名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在空战时拍摄的武汉街头的照片

      空战刚开始5分钟,

      陈怀民就将一架日机击落!

      陈怀民成了众矢之的,

      5架敌机集中火力朝他猛射,

      敌人的子弹射中了他的胸部。

      他本有机会跳伞求生,

      但他选择了与邓世昌

      勇撞吉野号一样的壮举!

      陈怀民忍着剧痛拉平飞机,加大油门,

      倒扣着向上翻转180度,

      朝着敌机狠狠地撞了上去……

      ▲电视剧《东方战场》再现陈怀民英雄壮举

      敌机飞行员做梦也没想到,

      中国的飞行员会杀身成仁。

      顷刻间,两架飞机在空中相撞爆炸,

      黑烟红火,弥漫空中。

      这一年陈怀民仅22岁。

      郑少愚 31岁

      1941年,日本已经完全封锁中国海岸线。

      飞越喜马拉雅的空中运输线(驼峰航线),

      成为重要的战略物资补给线。

      共有超过500架飞机失事于此,

      在这条被称为“铝谷”的死亡航线上,

      年轻的飞行员竟是

      靠着坠机残骸的反光来导航!

      1942年春,郑少愚率中国空军飞行员

      前往印度接收美国援助飞机,

      途经“铝谷”时飞机失事殉难,

      年仅31岁……

      林恒 23岁

      ▲林徽因(右)和三弟林恒(左)

      1941年3月14日

      林徽因三弟林恒

      对日成都空战中牺牲,年仅23岁。

      当年,林恒放弃清华大学的学业,

      报考航空学校。

      林徽因为三弟写下一首悼念诗:

      “我既完全明白,

      为何我还为着你哭,

      只因为你是个孩子,

      却没有留什么给自己!”

      张大飞 26岁

      这位英武帅气的飞行员叫张大飞,

      1945年5月18日,

      就在抗战胜利的前夕,

      为掩护友机,张大飞中弹。

      曾穿过蓝天白云,

      曾穿过无数枪林弹雨,

      他还是没能看到胜利的欢庆,

      殉国时,年仅26岁。

      ……

      抗战胜利后,照片上他们,

      一个一个变成了十字架,

      最后活下来的,

      只剩下两个人……

      这些青年,

      心中有着最纯粹的信仰

      ——祖国!

      心之所向,无问西东,无畏生死。

      他们没有走,

      他们只是飞向了心中的天空!

      今天,请让我们一起,

      向这群在国家和民族危难时刻,

      挺身而出、壮志凌云的年轻人,

      致敬!

      点击「写留言」分享感悟

      图片文字部分来源于:北洋之家公众号

      猜你喜欢

        习近平为中非合作擘画未来 携手共命运 同心促发展

        刚刚,这个宣传片在中非合作论坛上播放

        时政新闻眼 | 上午从这个会场铺出一条“路”

        今天,年度“苦戏”上演,很多人根本没心思上班

        大快人心!高铁"座霸男"上黑名单 限乘所有火车席别

        “人工降鱼”?!近千条鱼从飞机上洒下,网友:这是飞一般的感觉

        唾液测天赋、饭后剧烈运动得阑尾炎...8月“科学”流言 你中招了吗?

          觉得不错请分享

          本期监制/杨继红 主编/李浙 编辑/孙毛宁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看完长津湖,不过圣诞节

2021-12-29 14: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