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频道

乱局“空袭”谁之过?《大轰炸》不该为流言背锅 – 《大轰炸》

漫语君

电脑版   2018-07-05 20:02  

无论是在文学艺术还是影视作品中,具有煽动性的语言文字和故事情节都是极其富有感染力,能够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的,但也正因如此,煽动性的语言也相当值得警惕,毕竟,它背后隐藏的目的往往并不单纯。

去电影院欣赏电影早已成为了大众司空见惯的娱乐方式,尽管当下院线的影片质量可谓鱼龙混杂参差不齐,但幕后的制作过程无一例外都充满了平常观众无法料想的坎坷与艰辛,而这恰恰是观众们很少投入关注的一部分。然而,最近一阵舆论风波猝不及防地将这部以“重庆大轰炸”为剧情主线的战争电影《大轰炸》推上了风口浪尖。没错,咱们的小崔又“有话要说”了。

细数一下,近几年来围绕在小崔其人四周的舆论事件委实不少。从前几年来闹的沸沸扬扬甚至引发了大众们的普遍恐慌,然而到最后却无疾而终的“转基因”争论,到前段时间因电影《手机2》而引发的范冰冰“阴阳合同”“惨案”,固然可以看到小崔敢于与事实真相作斗争、揭露演艺圈潜规则的勇气,但没料到随着曝光范围的不断扩大,竟然连即将上映的战争大片《大轰炸》也无辜躺枪:“这个公司号称三亿拍了电影,你们花了十亿都不止好吗?”小崔煞有其事的一个问句,便将一时间的舆论焦点全部对准了“殃及池鱼”的《大轰炸》。

可以看到,从7月2日上午到4日晚五点,崔永元一共发了三条关于《大轰炸》的微博,无一例外都是借猫咪“罐子”、“大芝麻”之口,以铲屎官身份高声疾呼电影《大轰炸》的“大欺诈”行为。

在7月2日的微博上,崔永元痛心疾首地控诉了《大轰炸》“乙方从甲方处拿到收益款,又用收益款投资甲方”的“洗钱”行为,并表示“这些钱都是上海老百姓的血汗钱”,还用了“洗白一回,就揭你一回”、“这是大轰炸还是大欺诈”等字眼表明了自己的强烈愤慨,并贴出一张的“补充协议”图片以示公正。

7月3日中午,崔永元再次发微博炮轰“《大轰炸》四方合作,其中三方旱涝保收”、“承担风险的就是手拿上海老百姓血汗钱的甲方”,并在此贴出部分合同内容自证清白。

寥寥数语可谓老少皆宜通俗易懂,就连任何一个不明真相的群众看了都定会断然义愤填膺:“难道老百姓的血汗钱就是任凭电影剧组如此挥霍的吗?”等等,在被激动愤怒冲昏头脑之前,不妨先思考一下煽动性语言的极强目的性。毕竟,对于一个坐拥千万粉丝的公知大V而言,带节奏的成本可比想象中低多了。

随后当晚六点,@电影大轰炸官微 为便于电影《大轰炸》宣发工作的正常推进,发布《上海上影南国影业有限公司声明》及影片《重庆大轰炸》(现电影《大轰炸》)投资协议书补充协议两份文件的扫描件。白纸黑字清清白白,无需任何言语赘述。这个回应,没毛病!

但7月4日晚五点,@崔永元 再度发博,以一句“你们号称穷嗖嗖的花了1.5亿拍电影,你们自己信吗?”成功转移舆论阵地,将矛盾焦点从合同指向了“部分演员的片酬”和“不少于15亿”的经费。当晚八点,@电影大轰炸官微 再度作出回应,公开了清晰的资金动向及流向图,以及摄制组及主创团队声明,只为再次证明一个已经多次公开表明的事实:1.5亿为投资方汇入剧组摄制专用账户,不包括演员片酬的影片摄制费。

看过这一场微博乱局,孰是孰非也可谓高下立见。小崔的发心与用意究竟为何,不需也不应当妄加揣测,但这种断章取义的做法只能让原本就一头雾水的事件性公众不明不白就被带了节奏,让真相反而流失于舆论风波之中,显然是不太妥当的。相比之下,@电影大轰炸官微 做出的回应更加理性克制,不卑不亢,在公众看来同样合情合规没毛病。正如官微回应所言,“只有电影《大轰炸》顺利上映并取得良好票房,才能实现我们共同的愿望。”电影《大轰炸》本不该为飞短流长的“流言空袭”背锅。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看完长津湖,不过圣诞节

2021-12-29 14: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