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频道

徐峥这部新片能上映,本身就是奇迹 – 《我不是药神》

流量君

电脑版   2018-07-04 12:03  

首发于[君君电影院]微信公众号TVwanda,转载请注明出处 

 

传说中的“国产保护月”已经正式开启。


原以为,在国外大片连续几个月的轰炸下,国产暑期档乍暖还寒,定是“凄凄惨惨戚戚”,却不想,惊喜更胜从前:


徐峥主演的《我不是药神》,姜文的《邪不压正》,张艺谋的《影》,徐克的《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沈腾主演的《西虹市首富》,以及黄渤的导演处女作《一出好戏》......



不得了!这个暑期,国产电影实在太秀,优秀的秀。


而七月之“首秀”,妥妥的,非它莫属——


《我不是药神》 I 2018

上映时间:2018-07-06

有一种演员和导演,几乎是电影质量的保证.


只要在主创阵容里瞄到他的名字,就知道电影肯定错不了。


比如宁浩,比如徐峥,再比如宁浩+徐峥。



这对组合可以说是相当神奇的存在了。


曾四度联手,四度创下口碑奇迹:


8.3分《疯狂的石头》;7.9分《疯狂的赛车》;8.1分《无人区》;7.0分《心花怒放》。


部部叫座,部部都是精品。



而这部《我不是药神》,刚好是两人的第五次合作。


宁浩监制,徐峥监制并主演。


这一次,电影质量依旧是有目共睹。


在前不久的上海电影节,《我不是药神》千人点映会现场,观众自发鼓掌七次。


至于我自己的感受,可以这么形容:


前半场,君君笑得像个两百斤的傻子;后半场,君君哭得像个两百斤的孩子。


117分钟有笑有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正是这部电影给我的最大感受。




电影背景设定在了2002年。


一切故事,皆因“药”而起,一种白血病患者赖以生存的药,名为“格列宁”。


这是一种专利垄断的天价药,国内4万一瓶,普通人根本吃不起,只能活活等死。


好在印度有一种仿制药,药效相同,价格却只要两千。


可惜在当时,印度这种药在中国还属于未经许可的“假药”,想要吃它,唯一的办法就是偷偷找代购。



徐峥饰演的药贩子程勇,正当其时。


他本是一家印度神油店的老板,靠卖壮阳药为生,可惜生意一败涂地,落得妻离子散,父亲病危的下场。


对他来说,代购印度仿制药是一次绝无仅有的机会。


巨大的利润,更是让他疯狂。



然而,往国内贩卖“假药”随时会有牢狱之灾,轻则五年,重则无期。


为了赚钱,他拼了。


可拼着拼着,好像赚钱也没那么重要了。


那么多白血病患者,都眼巴巴地等着他从印度带回救命药。


在无数病友眼中,他是神,是救世主,是活下去的唯一希望。



但是,倒腾“假药”这条勾当,毕竟不是正道,扑街是迟早的事。


正版药厂杀招迭出,竞争同行联手举报,警方也在马不停蹄地追缉搜查,都让这桩“买卖”惊险重重。


反正钱已经赚了不少,自己又不用吃药,何必继续冒无谓之险?


话虽如此,可一旦停止这行当,无异于把千千万万个白血病患者往死路上逼。


救还是不救?这一次,他犹豫了。


一个追名逐利的小人物的内心,开始慢慢发生转变,跟随内心变化的,还有故事中每个人的命运......




既然是走私印度药,电影自然少不了在印度取景。


原本对《我不是药神》的期待,是一部延续了“泰囧”风格的“印囧”。


却不料,这竟是一部直指尖锐社会话题的戳心力作。


很多人说《我不是药神》就像是中国版的《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但论现实程度,它更让我想到了美国纪录片《黑钱》。



《黑钱》中有一集讲的就是“天价处方”:


美国某公司奉行这样一套商业模式:第一步,找到垄断性药品;第二部,买下那家制药公司;第三步,涨价。


病人因为只能靠这个药续命,不得不承受高额的药价…


尽管后续国会的介入让他们暂时降价,但是一年之后,公司会继续卷土重来,因为,“没有任何的违法行为”。


这与电影揭露的残酷现实如出一辙。



这样的事实,很容易令人回想起医疗改革前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窘境。


那个时候,老百姓不愿生病,更不敢生病,因为根本生不起。


许多病人跟电影里那些白血病患者的处境一样:正版药不止天价,且没进医保;替代药便宜却不被认可。


等死,几乎是很多病人的唯一选择。


那种情况下,几乎每个群体都处于矛盾中:病人的生存困境、药贩子的道德困境、警察的法律困境、医药公司的商业困境。



而电影,则坦然直白地把种种困境表现了出来,正面怼到观众面前,现实到无从逃避。


迫使我们陷入思考:换了我们是他们,该如何是好?


至此,另一个更现实的问题随即抛出:


情、理、法的纠缠;生、病、死的交战。


世间本无神,造化捉弄人,我不是药神,幸而能救人。


这便是《我不是药神》的高能之处。



回顾以往,邻国直指社会问题的电影总是层出不穷,且影响巨大。


2013年,《辩护人》在韩国上映两个月后,釜山地方法院对“光州学生游行事件”二审宣判,改判被告人无罪。


此刻,距离一审已达33年之久。



《熔炉》的热映在韩国国内掀起了一股“熔炉热”,最终当年案件被重新审理,涉案人员被重新起诉。


甚至于,韩国国会竟然为此特别通过了《熔炉法》,加强了对残障人士和未成年人性侵案件的惩罚力度。



而这一次,中国也终于有了类似《熔炉》、《辩护人》这样的片子,直视现实但不刻意煽情,让人看到了推动体制的力量——


影片结局我们了解到:国家将正版药列入了医保,药品的价格有所下调,并且在今年取消进口药品的关税,慢粒白血病也从03年的存活率的30%上升到80%。


电影内外,我都愿意去相信,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7月6日一起来见证,“药”不“药”约?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看完长津湖,不过圣诞节

2021-12-29 14: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