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频道

现实主义影片《我不是药神》,值得C位上映 – 《我不是药神》

电影符号学

电脑版   2018-07-03 18:01  

文/电影符号学

《我不是药神》在上海电影节千人点映场结束之后,全场掌声雷动。6月30日院线超前点映之后又收获了一波好评。看过之后觉得,《我不是药神》可以入围2018华语top10。

《我不是药神》中,吕受益(王传君 饰)是一个身患白血病的年轻人,要依靠“格列宁”这样的四万块钱一瓶的高价专利药来维持自己奄奄一息的生命。想活下去但又没钱买药的吕受益想到了便宜的印度代购,希望能找卖印度神油的老板程勇(徐峥 饰)帮忙从印度带点药过来。

刚开始,程勇深知这种药是仿制药但药效相同,走私和贩卖假药是要判刑的。后来在一次次生活的重击之下,程勇不得不铤而走险。后来陈勇结识了越来愈多的白血病人,被视为救世主。

这件事取材于真实的“陆勇事件”,陆勇以低价从印度购买一批号称对白血病有奇效的廉价药品,在国内出售,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在徐峥演绎之下,这个卖药的人身上的矛盾以及恐慌被无限放大。

《我不是药神》整部片子看下来的感觉是影片在展现社会现状,记录社会进程与社会进步,把过去社会的不成熟以及制度的不完善表现出来,展现“天价药”所带来的伤痛以及社会影响。

富有现实感的好故事搭配演技在线的好演员,这部《我不是药神》在一众影片中脱颖而出,不再是重复情节的简单堆积以及瞪眼式演技。徐峥、王传君、谭卓、黄毛这群贩卖假药的人组合在一起,在不同的职业影响下,拥有不同性格特点的他们所碰撞出的火花让观众惊喜。宁浩最为擅长的黑色幽默也在这种碰撞之中被完全展现。

导演对整体节奏的把控也很精准。随着故事情节的渐渐发展,事情本来的面目开始显现:病魔与渴求活下来的信念、犯罪与希望获取生活费的理想以及程勇如何从刚开始的畏手畏脚变成一个对白血病人而言“救世主”般的人物,这都是在导演节奏把控之下步步递进的故事情节。

一直以来我们都羡慕韩国电影的真实以及批判性,但当国内同类影片开始出现的时候,观众甚至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影片所要表达的是真正的讽刺还是艺术加工之后的产物。《我不是药神》的出现无疑是告诉我们,现实主义题材不缺好影片,缺的是直击社会痛点的勇气。

作为“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中的一员,影片中的现实主义刻画能力是一大亮点,在宁浩作为监制的保驾护航之下,这一亮点成为影片能C位上映的最大优势。

徐峥在采访中谈到自己饰演的角色时说到“一个非常不堪的人,一个自私的人,一个完全为了自保和自救的人。他的良心中,那微弱的一点点善意,最后就被放大了。”影片保留了喜剧片的原有风格,融入社会现状,带来奇妙的草根逆袭,能让人看到社会痛点,也能感受世界的温暖与希望。

目前《我不是药神》已定档7月6日,称得上年度最受期待华语电影之一。它所能带给我们的温暖与惊喜,远比想象中要多。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看完长津湖,不过圣诞节

2021-12-29 14: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