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潮资讯

这才应该是刘烨的成名作!被国内票房辜负后,被日本捧成神话

COCO

电脑版   2018-08-29 15:04  

为什么我们拍不出这样的片子?

每当欧美大片称霸影坛,印度电影改变国家......

我们都会这样问上一句。

可国产电影真有这般不堪吗?

其实,国产电影中不乏精品。

但大多都不为人知。

甚至在商业片大战里,显得一文不值。

比如这部,被媒体称为「国内发行几乎为零」的电影——

《那山那人那狗》(1999)

更多影视资讯,尽在首发公众号:CIBN微视听。

第一次听到电影名,还是在一个综艺里。

在竞猜环节,不用多言就被沈腾猜出《那山那人那狗》。

在场观众和嘉宾都震惊了。

因为很多人,从来都没有听过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是刘烨演员生涯的起点。

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邮政题材电影故事。

1999年片子问世,却无人问津。

因为所有电影发行公司,都不感兴趣。

仅在视频网站卖出一份拷贝。

让人没想到的是,2001年该片被日本引进,观影人数达二十几万。

在半年内,多个影院循环播放。

到2003年,票房竟高达8亿日元。

超过张艺谋《我的父亲母亲》,成为日本境内票房最高的中国电影。

是什么故事,感动了日本几十万人?

答案是:一人,一狗,一山路。

(以下内容有部分剧透)

故事发生在80年代的西部山区。

做了一辈子乡邮员的父亲,因为腿脚不便被劝退。

儿子选择接班,带路的老狗「老二」只认父亲,不肯带路。

于是父亲决定,陪儿子走一次邮路。

刚上路时,父子间气氛尴尬。

两人只顾着赶路,基本没有交流。

对儿子来说,父亲陌生又严厉。

常年分离,甚少交流,让父子俩如同一对陌生人。

儿子甚至很少叫几声爸。

做邮差很苦,儿子不理解父亲的「无私奉献」。

更不能接受父亲辛苦一辈子,却落得劝退的结果。

可父亲确认为,不能自己喊苦。

母亲同样如此,半生都在苦等。

少有的几个镜头里,不是在送行,就是在苦等。

从盼着丈夫回家,到目送儿子走上邮路。

她毫无怨言,内心却是苦楚的。

儿子想搭便车,父亲却说走邮路踏实。

三天两夜的旅途,儿子渐渐明白了父亲的这份执着。

对乡亲们来说,乡邮员承载了亲人的思念。

对父亲来说,儿子也是唯一能肩负这项使命的人。

送信时,父亲会叮嘱儿子:

信上贴了五角钱的,要帮忙买邮票贴上;

谁家和村秘书打过架,村秘书不帮稍信;

对待不同的人家,要有不同的送信方式......

哪家的主人是瘫子,大儿子的汇票要亲自送到手里。

瞎了眼的五婆,记挂城里工作的孙子。

但孙子每年只寄一次钱,不写信,去她家要对着白纸念得有模有样。

这一切都让「陌生的父亲」,更像乡亲们的家人。

过河时,曾经趟冷水落下一身病的父亲,第一次伏在了儿子背上。

那一刻,父亲眼里有泪。

晚上,睡熟的儿子依偎在父亲身上,父亲轻抚着儿子。

邮路后半段,儿子第一次喊了声“爸”。

一段邮路,让二人互相理解,也重塑了父子之情。

远嫁父亲,母亲的苦楚儿子都看在眼里。

以至于当父亲问他喜不喜欢侗族姑娘时,他说:

喜欢,但我不想让她想我妈一样,日日想家。

父亲的坚守,亲人的牵挂......

《那山那人那狗》故事平凡,却令人格外动容。

不善言辞的父亲,孤独憔悴的母亲。

父亲缺席的家庭,屡见不鲜。

原本说好同舟共济的人,却默默各自承受风雨,甚至心生嫌隙。

并不是父母俱全,就能称作完整家庭。

陪伴,才是家庭的意义。

打开智能电视应用:微视听《那山那人那狗》,好片不嫌晚!

CIBN微视听,9000万人都在用的智能电视视频应用。将其安装在智能电视端或智能电视盒子上后,连接4M以上的网络,打开该软件即可收看来自腾讯视频、PPTV聚力等版权方的正版超清视频内容。

更多影视资讯,尽在首发公众号:CIBN微视听。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