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潮资讯

老片风云-袁和平袁家班

COCO

电脑版   2018-08-18 12:45  

袁和平与“袁家班”

1971年,中国内地尚处在“文革”时期,但对香港左派电影公司的限制有所放松。“长城”公司导演张鑫炎重执武侠片导筒,开拍其成名作《云海玉弓缘》的续集《侠骨丹心》。

六年前,刘家良和唐佳应邀在《云海玉弓缘》中担任武术指导,一举成名,如今二人都在“邵氏”,干得风生水起,自不便再来相帮。于是,张鑫炎找到了“北派”前辈袁小田,要求他给自己推荐一位武术指导。袁小田希望自己的儿子袁和平得到历练,便点了他的名。袁和平此前一直在“邵氏”片场做武师,最近才刚刚尝试做武指,而且还是给他弟弟袁祥仁当副手。《侠骨丹心》是袁和平正式担任武术指导的第一部电影,为他日后成为“天下第一武指”打下了一个良好开端。

袁和平自幼在父亲的教导下习练“北派”功夫,还曾进入“中国戏剧学院”,跟随于占元师父学过一年。他自称功夫远不及弟弟袁祥仁,在“邵氏”片场上的表现也很是一般。但他性格沉静,长于学习和思考,其实更适于做武术指导工作。

在拍摄《侠骨丹心》的当年,经师兄唐佳介绍,袁和平结识了对其一生至关重要的年轻导演吴思远,在他的首部作品《疯狂杀手》中担任武指。吴思远比袁和平年长一岁,雄心勃勃,二人惺惺相惜,结为亲密的合作伙伴。吴思远在影片武打动作的设计方面很有想法,会将这方面的构思和设定,清晰明白地交代给袁和平。而袁和平的长处在于将想法落实、补充和完善。因此,他们之间的交流十分顺畅,配合十分默契,工作当然也十分愉快。

1973年,吴思远创办“思远”影业公司,召集一批武功超群的年轻人,大拍拳拳到肉的硬派功夫片,陆续推出了《神龙小虎闯江湖》、《饿虎狂龙》、《猛虎下山》、《生龙活虎小英雄》、《南拳北腿》、《南拳北腿斗金狐》、《神腿铁扇功》、《鹰爪铁布衫》等作品。

在“邵氏”无用武之地的空手道高手陈星,真正的日本空手道冠军仓田保昭,威猛凌厉不亚于李小龙的梁小龙,功夫小子黄元申、孟海,台湾腿王谭道良、刘忠良,韩国跆拳道一流高手黄正利等等,在吴思远作品中大显身手,打得天翻地覆、鬼神皆惊。八十年代初期,这些影片进入内地,一度占据了街头巷尾的所有录像厅,赢得了大批青少年的狂热喜爱。在对感观刺激的焦急期盼中,他们常常看到“袁和平”三个大字,率先出现在荧屏上。

袁和平追随吴思远进入“思远”公司,在其绝大部分功夫片中担任武术指导,渐渐打出了属于自己的影响力。1978年,吴思远筹拍新片《蛇形刁手》,为此找来在“罗维”公司郁郁不得志的成龙主演。此前,吴思远的工作重心已经向监制、制片方面转移,在这部影片中也不打算担任导演。他选中了正在日益成熟的袁和平。

袁和平十分珍视这一机会,他拜会了专练蛇形刁手的拳师,花时间对这种拳术做了深入研究。在拍摄中,他结合戏剧表演特点和观众欣赏需求,与成龙一道对武术套路进行了适度的艺术夸张与创新。该片公映后,造成了预想不到的轰动。袁和平初做导演便旗开得胜,成龙更尝到了一鸣惊人的甜头,二人大喜过望,于是再接再厉,拍摄了那部著名的《醉拳》。

《蛇形刁手》与《醉拳》不但是成龙的事业转折点,对袁和平也同样意义重大。他因此成为了继刘家良、洪金宝之后的第三位由武指成功转型的香港导演,事业领域变得更加开阔;同时,在武术指导方面,他也毫不逊色地跻身于该行当中的第一集团,有了更多在大型制作中发挥才干的机会,并有条件组建以自己为核心的演员和武师团队。

1982年,袁和平在执导了影片《林世荣》和《勇者无惧》后,创建“和平”公司,尝试拍摄灵异功夫片,其代表作为《奇门遁甲》。在此期间,他的“袁家班”建立起来,汇聚当时香港功夫片的一时之彦。

“袁家班”的骨干多为袁小田的子侄,袁和平的兄弟,这可不是什么任人唯亲,而是因为这些人各个有一身过硬本领,而且大都在电影圈里经过多年历练。

袁祥仁自不必说,他在“邵氏”做武师时,就是有名的“跟斗王”,为很多大明星做过替身;从事武术指导工作比哥哥还要先行,完全可以独当一面。观众熟悉他的面孔,是在多年以后,通过李连杰的《太极张三丰》以及周星驰的《大内密探零零发》、《功夫》等影片,看到他饰演的那些鬼怪精灵的角色。他还和弟弟袁信义一道为徐克的《黄飞鸿》做过武指,跟哥哥袁和平一起赴内地为央视大戏《水浒传》设计过武打。

袁信义在银幕上露面较多,早期给观众留下印象的,是他在《醉拳》中饰演的那个被黄正利踢死的“四门重手”陈国威;后来的当属《铁马骝》中那个倒霉的捕快。

袁氏兄弟中没有出过真正走红的大明星,原因或许在于他们的外形条件差强人意。其中较好一点的是袁日初。如果说袁祥仁是“袁家班”里的武丑,袁信义是武花脸,那么,袁日初可谓是他们中间的武小生。他曾在袁和平于1980年导演的功夫片《霍元甲》中饰演少年时期的霍元甲。

此外,袁龙驹和袁振洋也是“袁家班”中的主力,前者主演过影片《一老一少一根钉》,后者曾导演《少林达摩祖师传》。

功夫片时期,“袁家班”与“刘家班”、“洪家班”、“成家班”等的地位和影响难分高下,在武打动作的设计风格上,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作为“北派”的正宗一脉,袁和平注重效果美观,京剧武戏中节奏的抑扬顿挫和总体韵律的流畅自然,在单人或一对多人的对打中得以贯彻始终,即使打斗再激烈,也能给以人赏心悦目的观感。而与前辈截然不同的是,他并不忽略格斗技击中的合理与法度,无论长桥窄马、南拳北腿、少林太极、鹰爪螳螂,均着意细节的准确到位,绝不写意了之、语焉不详,即便在后期拍摄天马行空的武侠片,也不搞禁不起推敲的“双人舞蹈”,追求唯美亦不忘一招一式的碰撞与拆解。当然,他也不拘泥于什么“正宗”和“地道”,而是以剧情需要和导演要求为遵循、贯彻的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展开联想与创造。因此,才有了他日后数十年长盛不衰和名扬世界的骄人成就。

“袁家班”也有更新和补充。八十年代,他们曾与徐小明合作,拍摄功夫片《佛掌罗汉拳》。徐小明自幼习练螳螂拳,功力不俗,在片中与袁信义各展所能,连番激战,精彩不断。后来,他因导演电视剧《霍元甲》、《陈真》,红遍神州,继而进入内地拍摄了《木棉袈裟》、《海市蜃楼》和《霸王卸甲》等影片,身边聚集了林迪安、曹荣、谷轩昭等一班生猛弟子,这几个人后来都成为了知名的武术指导。

林迪安曾在徐小明执导的《陈真》和《霍东阁》中有出色表现;曹荣曾出演《霸王卸甲》,后进入“洪家班”;谷轩昭加入了“袁家班”。

甄子丹于1984年进入“袁家班”,袁和平首先安排他主演了谐趣功夫片《笑太极》,而后转进时装动作片《情逢敌手》。他无意间成为了“袁家班”跨越历史阶段的标志性人物。

----------------------

作者:飞鸿黄

文章已获转载许可,如二次转载需联系原文作者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