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潮资讯

全民阅读公众号的时代,谈什么灵魂伴侣

COCO

电脑版   2018-08-16 15:46  

1940年9月27日,德军空袭伦敦,位于肯辛顿的“荷兰屋”遭到轰炸。这座始建于1604年的古老房子,在10小时内22颗燃烧弹的袭击下,变成了一片废墟。

1896年拍摄

整个建筑只有右翼受损较轻,图书馆正位于此。

10月23日,三名当地居民来到这里浏览书籍,有人把这个情景拍了下来。照片上的他们气定神闲,好像不知道屋顶已经塌了似的。

这是关于“阅读对人类意味着什么”最好的诠释。

1940年10月23日拍摄,作者不详

其实这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只要有电量,哪怕末日来临,我们也能玩下去手机。

但肯定没法这么神情自若。那种灵魂的独立、圆融、自成一体,是长期阅读与思考的结果。在全民阅读公众号的浅阅读时代,谈灵魂是虚妄的。

谈灵魂伴侣就更虚妄。

你相信人们在相遇之前就可以属于彼此吗?

她相信,这位伦敦女作家毁掉了和美国军官的婚约,放弃了未来在纽约第五大道上的生活,选择和根西岛上的养猪农夫在一起。

[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派俱乐部],IMDb7.3,豆瓣7.0,被美国著名网络杂志《蓝灰》评“像太妃糖布丁一样甜美”。

它展现了书信年代的极致浪漫。

[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派俱乐部],资源已出

[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派俱乐部]改编自同名书信体小说,由玛丽·安·谢弗和她的外甥女安妮·拜罗斯合著。2008年2月,玛丽在出版前夕病逝,弥留之际将修订工作交给了安妮。

在2009年《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派俱乐部》在榜长达11周。

导演是迈克·内维尔,今年76岁的英国老爷子,曾凭借[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获得10项英国电影学院奖提名,拿下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的四项大奖。

[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IMDb7.1,豆瓣7.4

主演是莉莉·詹姆斯,《唐顿庄园》里的罗斯·麦克莱尔。她在本片中饰演二战末期伦敦的一位畅销书作家——朱丽叶·爱什顿。

朱丽叶·爱什顿出了本新书,正在满英国宣传。

她和读者讲着笑话,说当作家是因为可以“坐在室内,离茶壶不远”,下一本要写的书是《英国怪异现象》,比如“公共风化协会督促马穿上裤子”。

读者被她的幽默折服,笑得很开心。

朱丽叶很受读者欢迎

闲暇之余她去战后新建的大房子里选新家,约会美国军官,和他一起去上流社会的嘉年华。

美国外交部军官对朱丽叶情有独钟

有钱有颜,出名又早,像是新时代的模范女性。

但她不甘于这种生活。

在逗笑读者后,她笑得无神。作品不署真名的原因,她自己很清楚。

畅销书作家就像个艺人,要看出版商怎么包装

看了一圈新房子,她还是挤在破旧的屋子里敲打字机;在满是社会名流的嘉年华,她宁愿一个人坐着发呆看气球。

她就是那个不断撞击屋顶,想要冲破华丽牢笼的气球。

只是缺个突破口。

一封来自根西岛农夫的信,成了帮她打开天窗的钥匙。

农夫叫作达西·亚当斯,在德国占领期,他参加了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派俱乐部。

他在信上说清了读书会的由来,及在恐怖统治下书本如何将他们连结在一起——“那是我们分享的东西,即使我们的生活截然不同”。

荷兰演员米契尔·哈斯曼,演过《权力的游戏》中的达里奥·纳哈里斯

朱丽叶把信放在胸口,眼中有热泪,心中有热望。

读一封信读到呼吸急促,看一本书看到热泪盈眶,读书会上说自己的观点说到哽咽,这种深层交流、深层阅读、深层思考带来的感动触及灵魂,极其浪漫,是信息流无法带来的。

快速阅读与浅层交流的习惯,让煽情大行其道。就像影院中让你哭得稀里哗啦的片子,基本上是与艺术性无缘的。

煽情是种消遣娱乐,而感动是种生命体验。

演员莉莉·詹姆斯分得清煽情与感动,把感动拿捏得到位。在接触读书会之前,她总是在笑,努力在笑,像五官挤出来的笑;在接触读书会后,她常常眼含热泪,激动时说话都会哽咽。

这种热泪,比笑更好,这是“看见绝美东西时,忍不出流下的眼泪”。

风光热闹,实则寂寞

莉莉·詹姆斯这块演得好,说到激动处几乎哽咽

将朱丽叶与达西连结在一起的是英国散文家查尔斯·兰姆,他说“世界像一座沙漠,我注定要游荡穿梭,寻找熟悉的老面孔”。

初见就仿佛看到前生,灵魂伴侣即是如此。

[心之全蚀]中的魏尔伦,因为对兰波的狂狷与诗才着迷,可以为此抛妻弃子,流浪天涯。

[心之全蚀]IMDb6.6,豆瓣8.1

法国电影[刺猬的优雅]中,门房太太一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让日本绅士发现,这个身份卑微的寡妇,是读托尔斯泰的。

[刺猬的优雅]IMDb7.4,豆瓣8.8

在贾木许的[唯爱永生]中,夏娃在打包时,只带书;亚当在家时,只玩音乐。和吸血鬼一样生命永恒的除了爱,就剩文学与音乐。

[唯爱永生]IMDb7.3,豆瓣7.5

垮掉派作家杰克·凯鲁亚克在《达摩流浪者》中写出了说烂了的一句话“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我们很年轻,但很少热泪盈眶。一切都太快了,我们来不及好好地读一本书,好好地欣赏一部电影,好好地认识一个人,好好地聊一场天儿。

做什么都像在填鸭。

2017年《中国日报》报道,中国人以每天看手机三小时位居世界第二,一天大约看手机150次。

这是新媒体的天下。《看电影》杂志仍然希望给读者最深度的解读、最客观的评论与最到位的推荐。

可看杂志的人越来越少了。

人们一边骂着新媒体的浮躁、没有担当,又离不开快餐文化,受不了传统媒体的迟钝。纸媒追求的深度与触动,永远也满足不了读者对于消遣的需求。

新媒体提供的煽动性和速度可以。

娱乐不要紧,但如果生活中只有娱乐,那就很可怕了。人们每天接收大量信息,却失去了分辨的能力,致使一切都泛娱乐化,严肃不起来。

热点总是此起彼伏,很快被遗忘,它们的真假也无人愿意分辨。比如前几天刷屏的北极高温,只在中国引起这么大的关注,因为始作俑者有意混淆了“北极圈”和“北极”,“瞬时温度”和“平均温度”。

北极圈的平均温度和历史上的没什么区别。

所以说还是要读书,一段话分八行说的公众号推送,无论有多少情绪,有多少信息,也仅仅能哄着你玩儿,无法触及你的灵魂。

书中自有颜如玉,推送里不见得。

运营人员: 靳美晨 MZ018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