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潮资讯

和冯小刚有恩怨的邓超,也有两大软肋

COCO

电脑版   2018-08-15 17:58  

六月的第一个大八卦当是小崔杠小刚,一向被称“小钢炮”的冯小刚这次大气都不敢出一个。

圈里和冯小刚有梁子的人很多,其中就有邓超。

去年的金鸡奖颁奖礼,邓超拿下最佳男主角,上台前和冯小刚的拥抱被称为是“一笑泯恩仇”。

不管怎么说邓超都是后辈,在爱捧导演臭脚的娱乐圈,他怎么会和冯小刚结过仇?

他们的恩怨要从12年前的《集结号》说起。

2006年华谊和上影投资的这部电影,邓超替代黄晓明出演,并且戏份加重,可以说是华谊为了签下他送出的一份大礼。

外界广传着冯导是如何给高希希致电,让邓超轧戏来拍《集结号》的。原本这应该是一出伯乐和千里马的佳话,没想到因为邓超的“年少气盛”破碎。

《集结号》上映的2007年正是邓超和孙俪热恋的时候,他们爱的很高调,频频被拍到亲密照片,既有街头散步,也有海边比基尼戏水。

在当年的MTV盛典上,邓超上台领奖发表获奖感言,都要向孙俪表白一番,还暧昧的提到“浴室”:

“这个奖是送给你的,我会放在你新家的浴室里面。我爱你。”

可这种高调来的不是时候。在活动后台,《集结号》剧组接受采访,记者光顾着问邓超和孙俪的事,把冯导和其他主演们晾在了一边,冯导甩手走人。

这件事的余震比想象中还要久,次年百花奖的颁奖礼,王中磊现场电话连线冯导,冯导全然不顾已得奖的邓超,一个劲儿地希望张涵予获奖,镜头完美捕捉到了邓超微妙的表情变化。

之后邓超和冯小刚便再无合作,用邓超贴吧吧主的话说,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只是冤家路窄,邓超从演员成了导演,第二部片子《恶棍天使》刚好和冯导的《老炮儿》在贺岁档撞上。《恶棍天使》是烂片大家都知道,冯导也“手滑”地给电影的差评点了赞,娱乐圈的两大党“手滑党”、“盗号党”又添了新丁。

邓超对此的回应是“相信冯导”,但却在微博上发表了一番“鸡贼和艺术”,又说不是自己发的是被盗号了。至今还保留着这条微博。

任何以圣徒和赌徒样貌自诩打击异类的人,毫无对其他同类的悲悯仁爱,只有对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利益最大化的精细计算。北京话儿说,这都叫耍鸡贼。

邓超在微博上疯狂刷电影好评的时候,另一边冯导的好友、京圈导演高群书的朋友圈被曝光,83个电影人联合呼吁支持《老炮儿》,抵制烂片。

在同个圈里再狭路相逢是大概率的事情,在此1年半后他们就又成为影帝的竞争者,竟然就握手言和了。所以说,哪儿有什么永远的敌人,十年解决不了的事情,十一年或许就可以了。

其实他们的矛盾,起于前辈对后辈的不满,激于同行的竞争,又和于同行的相互尊重。大概就是冯小刚对邓超,从看不起到看得起的过程。

说起来邓超是中生代男演员里发展最为稳当的一个,大小荧屏都有代表作,拍戏也没有断档期,演技至今还在寻求着突破。

拍《少年天子》的时候他还是刚毕业的毛头小子,但和一众戏骨对戏没有被碾压,和郝蕾也是在这部剧里认识相恋。发现邓超演戏很容易入戏,后来和孙俪也是在拍《幸福像花儿一样》的时候走到了一起。

还有《幸福像花儿一样》、《甜蜜蜜》这样高干子弟的角色,他长相很正,气质阳光干净,穿起军装来有种大孩子气。

而电影屏幕上的邓超在诠释起角色来更加细腻。《李米的猜想》这部文艺片被评价为是“周迅秀”,但邓超在里边的表现也很出彩。

《烈日灼心》里的辛小丰是他下了大劲儿的角色,为了进入角色他刻意不和外界过多交流,开拍前就穿着辛小丰的衣服,内裤都是在地摊上买的,他说那时候感觉自己像是个充满气的气球,开一次玩笑,就会像是被针扎了一下,就会泄气。

最让人欣慰的其实是邓超的“进取心”,他在做演员这件事上保持着匀速上升的节奏,不间断的有好作品出来,这在浮华的娱乐圈算的上是有自己的追求。

但邓超也有自己的软肋,首当其冲的就是幽默感。邓超的喜剧一直是大张大合式的,比如他的毕业作品《翠花上酸菜》,用扮女装、跳钢管舞等方式来搞笑。

以至于他后来导演的两部喜剧电影《分手大师》、《恶棍天使》,都是在硬咯吱人笑,把喜剧当成了纯粹的搞笑来做。

他还有个身份是“综艺咖”,在跑男里既是队长也是大哥,或许是害怕气氛冷掉所以经常主动去控场、带动气氛,但也防不住用力过猛,努力抛梗的心太明显,自己“尬嗨”。

但邓超也一直说自己是喜欢喜剧的,喜欢看观众笑的前仰后合的样子,对于自己的喜剧被说俗也很不服气,“难道说让人哭就比让人笑高贵吗?”

周星驰的喜剧之所以可以经典这么多年,是因为他的电影除了无厘头式搞笑,还放大了小人物的卑微和梦想,在笑过后留给观众有思考。

幽默感有时是要靠天赋的,邓超可能把状态放轻松点会好得多。

他的第二个软肋已经成了他独特的梗,那就是英语。一句“We are 伐木累 ”让全国观众都知道了他的英语水平,节目组甚至把这句话强化成了跑男的标签,和那句莫名其妙的“天霸动霸Tua ” 成了跑男的口号。

他的英语基础确实不好,因为中学时期叛逆,后来上艺校学表演,英语一直是他的弱项。在拍《中国合伙人》前,他几乎没有口语底子,是靠在英语下面标注拼音,还标出上扬下扬,轻重音,才过了台词关,所以那时候他最怕丢掉自己的台词本。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