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 人生在世,需要一点高于柴米油盐的品相
COCO
电脑版 2018-08-14 13:20
最近,一档文化脱口秀悄悄上线了,关注的人不多,却在豆瓣高达9.1分,这就是由马未都主持的《博物奇妙夜》。博物馆里夜深人静,几个人围炉夜话,沏一壶茶,便可纵古论今。
马未都何许人也?有人说他是作家、编剧;有人说他是收藏家、古董鉴赏家;而他早在1996年,就凭一己之力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观复博物馆,所藏古董数以千计。
▲ 《博物奇妙夜》剧照。
对马未都来说,名利早就有了,而2010年,他却宣布要把博物馆捐给社会,一件也不留给儿子,引起了巨大轰动,博物馆里随便一件东西就值几十万,但他说:“撒手,便是留住。”
马未都说人的一生应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趋利,追求物质上的温饱;第二重是趋名,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和寄托;第三重是安放灵魂,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马未都,趋过利也逐过名,如今只想趋静。
当财名成为身外物,艺术只是暂时的美景,
唯有安放好自己的灵魂,才知人生的彼岸。
▲ 观复博物馆
野生野长的作家
马未都只有小学四年级的学历,可每当讲起文物和历史可谓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头头是道,仿佛肚子里装着一整个图书馆。这要靠他在野生野长里,依旧抱着旺盛的求知欲。
1955年,他出生在北京空军大院,因为乙未年生于首都,干脆就叫“未都”。尽管上到小学四年级就辍学下乡,但即使在乡下,求知欲依然很旺盛,一看到带字的纸就捡起来读。
▲ 马未都全家福
有一次他看到一个老乡拿书糊墙,赶紧拦下来,书已被撕了大半,没了封面和书脊,不知道书名,他依旧拿回家熬夜读完,再给人家送回去。很多书是看完好几年后,才知道叫啥名字。
就这样,马未都成了知青里面的“大文豪”,也为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75年,他回到北京,当了航天工业的一名车床铣工。由于他脑活手快,总能提前完成工作,腾出一大块自由时间天天往图书馆钻。
巨大的图书馆永远都只有他一个人,书一打开就看,连《中国陶瓷史》这样的大部头都能啃下来。与其说他当了五年的铣工,不如说是上了五年大学。
1981年,马未都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小说《今夜月儿圆》,四版报纸,他就占了其中一整个版面,瞬间引起关注,马未都的人生轨迹也从此发生改变,不仅拿了65块钱的巨额稿费,还被中国青年出版社破格聘请为编辑。
▲ 马未都年轻时
但当时的编辑都是大学毕业生,只有他一个白丁,只能每天早上打完水、扫完地后,用剪刀把投稿信打开。而在这里,他也成了很多初出茅庐的作家的伯乐,苏童、王朔、莫言、刘震云等人都是从他手底下淘出来的。
1985年,马未都看了一篇来稿《一个白洋湖男人和三个白洋湖女人》,马上回信说:“苏童你好,你的稿子有点意思,你来找我一下。”于是,苏童就这么被发掘出来了。
还有一次来了一篇稿子,“表达很清晰,但字写得太幼稚了,把他叫来一看,这人就是王朔”。当时王朔还是个默默无闻的年轻人,其他编辑都说这么不正经小说不适合发表,但马未都还是把它发表了出来,全国顿时掀起了王朔热。
不过马未都并没有安于当个编辑,
那时,淘古玩是他最大的业余爱好。
▲ 马未都与王朔
逛地摊,淘古玩
早在70年代,马未都就经常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守在寒风凛冽的古玩交易点面对着川流不息的古董贩子,通过与商贩聊天,回家再查资料,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有时看中了某个物件,他也会出手买下来,但也难免淘到假的。“当时清三代的碗非常精美,一摞摞搁地上,10元钱一个任挑,现在这样的碗在拍卖会怎么也要几十万。”
到了80年代,古玩交易渐渐解冻,出版社8点上班,马未都就6点半出门,骑车直奔北京玉渊潭公园东门,赶古玩市场的早市,看得多,买的少,但只要入手,几乎件件精品。
1988年,马未都认识了74岁的“大玩家”王世襄,三天两头就跑王世襄家里请教,夜里就啃王世襄写的巨著《明式家具珍赏》,渐渐得其真传。马未都见王世襄收藏成痴,全家挤在柜子里,十分触动。
▲ 观复博物馆
在80年代,谁家有个摩托彩电都是无比自豪的事儿,马未都刚结婚时攒了1600块,打算买个彩电过安乐日子,可一到街上看到了四扇钧瓷挂屏,一瞧是宋朝的物件便迈不开腿了,和贩子砍了半天价,以1600块买下来,一路扛回了家。
老婆连连叹气,马未都连忙说:“它既是瓷器,又是家具,多好啊。”后来,老婆打电话跟他说家里被小偷洗劫了,马未都赶忙回家一看,新买的彩电没了,但四扇钧瓷挂屏还在,心里偷偷乐着:这小偷真不识货。
▲ 四扇钧瓷挂屏
马未都是真爱古董,在它们身上,他比大多数人看到了更多不为人知的过去,那是一段悠久的被世人错过的时空。所以除了淘古玩,他还经常跑故宫里去看,展馆灯光昏暗,他就自备了手电筒,把每件古物都观察透了。
白岩松说,那时候的马未都会带上当时最流行的电镀折叠椅坐在信托商店或家具门市外,遇见拿珍贵老家具来的主儿就商量着用椅子换,十有八九乐呵呵地同意。转眼几十年过去,电镀椅锈了扔了,而换来的老家具则在观复博物馆展览着,拿啥都不换。
人海茫茫、千淘万漉,有些东西会过时,
但有些东西经过时间的洗练会更加珍贵,
而马爷则把爱好变成了对抗平庸的最佳武器。
▲ 观复斋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在创建观复博物馆之前,马未都从未想过要以收藏为家,只是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而他人生最好的光景,其实全部献给了挚爱的文学事业,为此,他干了整整十年的文学编辑。
1990年,马未都突然给出版社打电话说:“我以后不来了。”很多人不解,怎么把铁饭碗给砸了。马未都曾以为文学界纯洁,可时间一久还是发现了问题,作家们争相给评委送礼,“而且送的都是土特产,一看就知道是谁送的。”
这种感觉好比是自以为淘到了一件绝世之宝,结果发现有瑕疵,甚至是赝品的那种失落感。离开文学圈的他投入了影视圈,拍了《海马歌舞厅》和《编辑部的故事》。可倒腾了一阵,马未都觉得影视圈看似热闹好玩,实则混乱不堪,于是一拍大腿又溜了。
▲ 《海马歌舞厅》和《编辑部的故事》
此时的他,成了“四九城”里有钱、有闲的马未都,决定去干点自己想干的事儿——收藏古董。
90年代初,随着自己的日积月累,藏品达到了上千件,各种家具、瓷器、玉器、文玩应有尽有,家里摆不下,又少有机会展览,于是,马未都开始有了创建博物馆的想法。
这在以前看来几乎是幻想,不仅当时的环境不行,国家也没明确规定,有关部门不敢拍板。他在1992年的申报被毙了,再申再毙,直到1996年才批下来,成了全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
马未都给博物馆取名叫“观复”,来源于《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马未都将这段文字以典雅的仿宋体书写在博物馆内的一堵墙上,提示众人,它的存在是为了追根溯源,回归本心。
▲观复博物馆, 1996年成为全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
他说:“认识世界不重要,认识自己最重要。”马未都开始用自己所学所藏带大家认识世界,2008年《百家讲坛》正如日中天,《马未都说收藏》半天就售了12000多册,他调侃说:“如果于丹是鸡汤的话,我就是方便面。”
▲《马未都说收藏》
可在马未都的名字爆红全国时,自己却选择安静过日子。他虽未上过中学、大学,却知道自己要什么,懂得从利益至上的洪流之中抽身清醒,更舍得放弃,包括把一整个博物馆捐出去。
放弃并非一件那么简单的事,不是谁都能拿得起放得下,这需要坚毅果决的心性,以及达观通透的大智慧。马未都从知青、工人,到编辑、编剧,再到古董商人、收藏家、博物馆馆长,每一次身份的更替,都是舍与得的过程。
▲马未都《百家讲坛》剧照
年过花甲,阅过了无数人,马未都越发喜欢和猫相处。他说:猫的动作很轻,不会吵到人。以至于他在观复博物馆收养了30多只流浪猫,并一一给他们取名:韩昏晓、黑包包、白拖拖、黄枪枪、蓝毛毛、麻条条、云朵朵、王情圣……
▲马未都与“观复猫”
丰子恺说:人生可以看做三层楼。一层是物质生活,二层是精神生活,三层是灵魂生活。马未都说,自己顶多算二层半,达不到第三层,但偶尔扒上去看看,也是好的。
他越发认识到,纵横四万里,上下五千年,所有的物都会成为过眼云烟,只有欣赏过了,读懂了,才是真正的拥有。
人生最庆幸的事情莫过于,
读懂了世界,再回归自己。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观复博物馆
文字为物道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
2021-12-29 14:08:16
2021-02-20 13:12:31
2021-02-20 13:11:59
2021-02-20 13:11:37
2021-02-20 13: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