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潮资讯

他们花1000多块拍电影,5分钱特效,剧情雷人,但没人敢嘲笑他们

COCO

电脑版   2018-07-20 10:36  

更多旅游资讯,尽在“旅行家的异想世界”(fancytravel)

美国有好莱坞,印度有宝莱坞,尼日利亚有诺莱坞…而热情的非洲部落,也拥有着一个圆梦的“瓦卡莱坞(Wakaliwood)”!

而这个诞生在贫民窟里的电影梦工厂,承载着非洲人民的寄托和向往。这里简陋、破旧,却以拍动作片为主,但大多电影的预算都控制在200美元以内。

地瓦卡莱坞的演员们换上他们在各部电影中的扮相。而周围则挤着着附近的居民在“吃瓜”。

图片来源于:新华网

“瓦卡莱坞”的根据地位于乌干达首都坎帕拉的贫民窟瓦卡里(Wakaliga),这个只有2000居民的地方。

凭一己之力缔造了瓦卡莱坞电影帝国的就是这位被当地人尊为巫医的导演纳布瓦纳(Isaac Nabwana)。因为在电影里,他能让人飞起来,也能炸掉一切邪恶。

05年,纳布瓦纳在贫民窟瓦卡里加成立了雷蒙电影制作公司。过去时间中,他拍摄了40多部超低预算的动作片。因为电影布景简陋,技术落后,估摸下来,每一部的预算都低于200美元。

他对电影的热情,初期只是从哥哥充满激情的描述中了解到的,也仅仅靠他的幻想。同期,他还通过李小龙和杂志知道了功夫,并喜欢上了中国武术,渴望将中国武术引入自己的电影。

电影《谁杀死了阿列克斯船长?》拍摄于2010年,被认为是乌干达的第一部动作片。纳布瓦纳将影片的花絮上传到YouTube,引来世界各地许多影迷的关注。这部电影成功地为雷蒙电影制作公司赢得了“瓦卡莱坞”的称号。

导演就是当地人眼里的巫医,他能让人飞起来,也能炸掉一切邪恶。

甚至因为这部影片,还为他吸引到一名纽约的粉丝,纽约电影制作人Alan Hofmanis千里追随过去加入了纳布瓦纳的团队。

在瓦卡莱坞的电影里,虽然他们也真的很努力地想做特效,但是永远能把科幻动作片变成喜剧的效果。

以我们现在国人的审美水平来说,乍一看,肯定是一脸懵逼,在想:这特效是认真的吗?!这才是真正的五毛钱特效吧!

但对于非洲人来说,这些外人看起来怪力乱神的粗制电影恰恰是他们最真实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在真正的国际大制作电影中黑人一出场就被爆头的场景。

瓦卡莱坞经费和制作水平真的有限。就直接在贫民窟里搭棚的影视梦工厂,因为在乌干达这种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很多地方没水没电甚至粮食短缺,甚至因为战乱而生命都受到威胁的地方

有人却利用手头上极其有限的资源,制作出了这么一部诚意满满的电影,真的非常可以令人感到无比骄傲了。

最伟大的还是导演纳布瓦纳一个人身兼多职,包揽了制片、导演、摄像、编剧和剪辑…

演员们也都是当地居民,平日里各自谋生,逢周三、周六集合,相约排练、讨论剧本、拍摄。

演出是没有片酬,唯一的好处是能在后屋拥有一小块落脚之地。

现场只有一台摄像机,演员需要不断重复同一个动作,以便导演从不同角度取景。白天,排练室被用于练习台词,晚上则满地睡袋。

就连导演纳布瓦纳一个人的房间,也住着他和妻子,以及他的三个孩子。

电影里用的道具也是极具生活气息,道具师常常从乌干达的日常生活从拾取灵感,制作出五花八门的武器。

子弹由木材雕刻而成

为了模拟被子弹击中的效果,他们还从当地医院领取免费的避孕套,灌满牛血。直到演员感染病菌后,他们才改用红色颜料。

避孕套做成的血包挂在演员胸前

·避孕套被击中后,红色的液体喷涌而出

唯一的直升机模型,闲置时用来晾晒衣服

还有比如旧水瓶制作的望远镜,煎锅与塑料管制成的火箭发射器,旧铁片制成的AK-47步枪仿真,以及工作室外那一架硕大无比的直升机模型。

没办法去国外取景拍摄怎么办?做特效!竟毫无PS痕迹。

虽然条件困难,但是梦想依然伟大。

作为主打动作片的电影公司,纳布瓦纳的作品令当地许多孩子都怀揣着成为电影明星的梦,为此他们开始学习武术。

图片来源于:新华网

瓦卡莱坞也是贫民窟里的功夫少年逐梦的开始,泉州少林寺方丈常定甚至亲笔书写的“少林功夫传遍非洲”书法条幅赠予他们。

因为穷,他们也没有经费推广和宣发电影。拍完电影后,为了提高销量,演员还会穿上戏里的服装挨家挨户上门销售。

在这种条件下制作完成了电影,说他们苦中作乐也好,自得其乐也罢。所有人还是愿意为了实现梦想真实勇敢地努力着。

纳布瓦纳就是对瓦卡莱坞的电影充满了信心:“这里的规模将和诺莱坞(尼日利亚)、宝莱坞(印度)一样大,甚至比肩好莱坞——为什么不能呢?”

虽然他们的电影制作很廉价,但梦想并不廉价!

看看网友怎么说: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