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潮资讯

王朔才是大院子弟的老大,姜文都比不了,冯小刚只是个跟班

COCO

电脑版   2018-07-19 10:11  

姜文绝对是影视圈大佬级人物,就算《一步之遥》、《邪不压正》2连扑也丝毫不会动摇他在观众心中的地位。姜文比较宅,比较低调,以致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也是大院子弟。

姜文现在应该是大院子弟里边混的最好的了,但要说最牛逼的,那必须是朔爷——王朔!

现在看来,大院子弟当年其实就是一群无业游民,别看一个个牛逼哄哄的,其实饭都没着落,那怎么办呢?几个人凑一块攒个局得了,慢慢的就混出了点名堂。

80末到整个90年代,王朔是各种局的核心,整个京圈都围着他转。现在说起王朔可能有些人就记得这么一句——“我是流氓我怕谁”。其实当年人家牛的那叫没边了,《过把瘾就死》、《一半海水一把火焰》、《玩的就是心跳》、《一点正经没有》,几乎本本都是畅销书,主流文学界那么打压人家照样风生水起,跟2005年的郭德纲一模一样。

王朔当时牛到什么程度?马未都马爷你说牛不牛?对王朔那是心悦诚服。马未都甚至说王朔该拿诺贝尔奖的。诺贝尔奖该不该拿不知道,但是王朔对文学界,对老百姓口语的影响,至今无人能够比肩,是他第一个把老北京的口头俚语用作文学语言,进而让北京话风靡全国。也是他终结了文学界“不说人话”的现象。

王朔甚至改变了作家的生存状态。以前作家出书赚稿费,出版社掂量着差不多多少钱给你就拉到了。打王朔这开始变了:你先给我一部分钱,然后按销量给我分红,这就牛了。拿《我不是药神》举例子,徐峥拿固定片酬的话可能就2000万,如果走分红制就不一样了:片酬我只要800万,票房按比例给分红,你算算人家得进账多少,

王朔也是作家界第一个大规模做编剧的,现在的刘震云能挣点快钱,怎么着也得给人王朔道个谢。国内第一部长篇电视剧《渴望》播出后,王朔一看这行,当编剧能挣钱,就开始搞影视作品,90年代最火爆的电视剧电影,几乎都有王朔的身影。

国内第一个室内剧《编辑部的故事》就是王朔的总编剧,当时冯小刚只是个美工,就这活还是央来的。这个时候冯小刚给王朔当跟班还得看人王朔愿意不愿意。用冯小刚书里的话说,看到王朔如“抬头望见北斗星”。

冯小刚崇拜王朔崇拜到把他的书倒背如流,吃饭的时候都是一边吃饭一边看王朔的书。90年代冯小刚叫好叫座的电影,总有王朔的身影:《甲方乙方》、《永失我爱》、《爸爸》、《一声叹息》。冯小刚就是借助《甲方乙方》把当时的喜剧大拿陈佩斯干挺的。

就别说冯小刚,连姜文都在王朔身上受益匪浅。他导演的第一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是改编自王朔的《动物凶猛》,一举拿到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被影迷评为“80年代最伟大的电影之一”

不过当时姜文混的也相当不错,大院子弟里仅次于王朔的存在。第一部电影就是谢晋导演的《芙蓉镇》,紧接着《红高粱》、《本命年》、《大太监李莲英》,然后是轰动一时的《北京人在纽约》,再然后就一路开挂当起了导演。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