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潮资讯

豆瓣8.6,南斯拉夫拍出了我们不敢说的那段往事

COCO

电脑版   2018-07-18 17:39  

世界杯结束了,克罗地亚2:4输给了法国,成了最悲情的队伍。克罗地亚这个国家很年轻,27年历史,曾经,它属于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

今天推荐的电影来自前南斯拉夫。这个国家离我们并不远,无论你是60后、70后还是80后,都会在电影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爸爸去出差》

说起库斯图里卡,想起模仿他的作品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导演姜文,“癫狂”的风格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癫狂”也是库斯图里卡的标签。但在他早期的作品里,也不乏“正常”叙事的作品,《爸爸去出差》是一部,很适合今天拿出来看一看。

这部作品是以主人公马利克为第一视角下的一块前南斯拉夫切片。1948年的一天,居住在萨拉热窝首都的马利克的爸爸不见了,妈妈告诉他和哥哥爸爸去出差了,原来爸爸讽刺杂志上的政治漫画,被情妇无意间透露给马利克的舅舅,舅舅告发了爸爸,爸爸被发配到偏远地区挖矿。妈妈起初得不到关于爸爸的任何消息,努力之下终于确认爸爸还活着,妈妈带着马利克去探望爸爸,不久爸爸去往另一地区,全家迁移去和爸爸团聚,1952年,爸爸平反,全家又搬回了萨拉热窝。

前南斯拉夫和铁托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1948年,欧洲两大社会主义阵营前南斯拉夫和前苏联交恶,共产国际的后继组织共产党情报局宣布把"铁托集团"开除出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在此之前,继带领人民在二战中艰难战胜法西斯纳粹集团保卫了萨拉热窝、战后建立起社会主义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后,铁托已牢牢掌握前南斯拉夫政权。与苏联的决裂,也是强势“铁托主义”的推行案例之一。

提起铁托,在父辈的口中,是个略复杂的形象。

他是毛泽东生前多次批评的“叛徒”,他的是“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前南斯拉夫也曾是我们亲密的战友。铁托曾在1977年访华,在中国享受其他国家元首最高礼遇招待。的确,能将巴尔干火药桶上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马其顿、黑山六个国家以及多个民族、宗教统领如铁桶一般,这样的“大人物”不是一二句话可以概括的,但可以说当我们谈起“世界上曾有个国家叫南斯拉夫”,必要补充一句“南斯拉夫曾有个总统叫铁托”,一个人就如同一个国家。在他死后六个共和国开始走向分崩离析,人类历史进程中迎来了波黑战争、南斯拉夫内战、科索沃战争,最终欧洲大陆上最后一个社会主义阵营彻底瓦解。

1950年夏天,南斯拉夫首都萨拉热窝。6岁的小男孩米克,生活在一个普通家庭。爸爸是党员,一个月要出差两次,一次十天半个月的,整天不着家。借出差的机会,他偷偷摸摸的搞起了外遇。搞了两年,也不打算离婚,回家照样扮演好丈夫、好父亲。

妈妈是家庭主妇,能干温柔,在爸爸出差的日子里,一个人照顾两个儿子和老父亲,包揽所有家务知道老公在外面搞小三,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外公脾气暴躁,不爱洗澡。每次洗澡都要发脾气:你们把我扔到养老院好了!在那里,我想什么时候洗,就什么时候洗!

哥哥呆头呆脑,不爱说话,就喜欢在房间摆弄电影胶片和手风琴。

米克是个小球迷,这个夏天,他的日常就是,帮家里干农活,和好朋友一起爬树、看球…不过,米克最期待的事,还是爸爸出差回来,他会带回来各种新奇的玩具,陪兄弟俩玩,和妈妈温存,陪外公说话,一家人其乐融融。

在小米克的世界里,生活就是这样风平浪静。他不知道,那几年的萨拉热窝,一点也不太平:欧洲两大社会主义阵营,南斯拉夫和苏联决裂了。当时的南斯拉夫,每个人都像惊弓之鸟,不敢多说一句话,多走一步路,日子过得小心翼翼。

米克有很多事想不通:早上还和爸妈谈笑风生的邻居,为什么晚上就被警察带走了?杂货店老板为什么翻来覆去只唱一首革命歌曲,说这样最安全?走路为什么要昂首挺胸,不然就会被说是流氓?

最令他想不通的,是男孩子为什么要割包皮…哥哥说:割包皮就是,屠夫把你的小鸡鸡剪成两半。米克吓坏了,爸爸安慰他:放心吧,割包皮那天,爸爸会陪着你的。但真到了那一天,爸爸却离开了。

妈妈说:爸爸又出差了。然而,他知道,“出差”的爸爸,是因为说错了一句话,被送去矿场劳改…

这部《爸爸去出差》,由前南斯拉夫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执导。上映于1985年,获得金棕榈奖、影评人费比西奖,豆瓣得分8.6,IMDb7.9,好于90%剧情片。

这是一部政治意味浓厚的电影,电影通过小男孩米克的视角,记录了一个普通家庭的日常和变故,折射出疯狂的年代里,南斯拉夫社会状况。

然而电影真正吸引我的,不是政治隐喻,而是米克一家笑中带泪、似曾相识的日常生活…

有网友评论:经常出差的爸爸,老人在家都懒得洗澡,哥哥总躲在房间捣鼓什么东西,妈妈总是忙得团团转,我们都觉得她无所不能…

极为陌生又极为熟悉,陌生是因为那个已经不复存在的国度,熟悉是因为电影里有许多我们稀松平常的生活。

电影最大程度还原了那个时代的萨拉热窝:白绿相间的墙壁颜色、大街小巷的广播,每家每户都有一台手风琴,一个五斗橱,一盏小台灯…使远在中国的我们,也能找到共鸣。

比如,工作了一天的爸爸瘫在沙发上,孩子们会爬到他背上,给他踩背按摩。正值壮年的爸爸一边享受,一边说:就是这里,用力一点。

比如,房子太小,父母和孩子挤在一个屋里,想啪啪啪又怕吵醒孩子,只好胆战心惊的速战速决。

比如,在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爸妈谎报孩子的出生日期,只为了上户口时,能多拿到一张粮票补助。

比如,优秀的少先队员被挑选到国旗下演讲,父母在家和自己练习不下百遍的致词,一上台立刻忘个精光,只能默默躲在体育器材室,拿红领巾擦眼泪…

这些生活的细节被导演用轻松、俏皮的画面表达出来,有趣之余却也有一丝悲凉。

余华说:生活是那么的强大,它时常在悲伤里剪辑出欢乐来…它不是庞然大物招摇过市,而是在微小之处脱颖而出。

生活是什么?是爸爸不断的出轨,妈妈不断的隐忍,是身体孱弱的小伙伴进了医院就没再回家,是外公一声不吭就跑去住养老院,是哥哥突然某天就长大懂事了…

生活,就是由“突如其来”和“死性不改”交织成的奇特又重复的画面。

电影中有一场戏,许多影评人赞不绝口:一直忍气吞声的妻子,得知丈夫又趁出差花天酒地,终于爆发了。

夫妻俩破口大骂,很快大打出手:扇耳光、扯头发、踢裆部,在床上扭打起来,孩子害怕得躲在一旁默默哭泣…

然而下一个镜头,这一家四口就坐在沙发上,优哉游哉嗑着瓜子,拉着手风琴,唱着小曲儿…那一刻,我想起了小时候爸妈吵架,上一秒喊着离了算球,下一秒却能从容的出门买菜。

令我们真正记住一个时代的,不是飞机大炮,而是河里滑滑的鱼,是家里昏暗的灯,是爸爸的胡子,是妈妈的皱纹,是欢笑和忧愁原来,那些日常琐事,并未消逝,只是沉睡在我们遥远记忆里。只要有机会,它就会冷不丁冒出来跟你打招呼:嗨!好久不见!

“爸爸”个的小人物,有温柔贤惠的妻子,有两个可爱的儿子,有美丽傲娇的情人,当然也是铁托的坚决拥护者。“妈妈”近乎完人,忍让风流成性的爸爸,照顾调皮捣蛋的儿子,在丈夫卷入政治漩涡失踪后一直不放弃寻找,为了和丈夫团聚举家搬往偏远地区。“爸爸出差”的这种情景设置类似于张艺谋的《归来》,在某种特定的社会氛围下,丈夫被放逐,妻子苦苦追寻。大概和中华民族和斯拉夫民族的性格有关,相比之下,《归来》中的角色都更为内敛,《爸爸去出差》中的爸爸妈妈更为奔放,妈妈带着儿子对丈夫“情人”在操场上大打出手,在平反后对当初举报的哥哥横眉冷对,丈夫几经磨难依旧改不了风流的本性,但对全家人都照顾有加。“外公”冷眼旁观了这一切,最终离开了这个家。

大导演的功力可见一斑,小人物们每个都血肉丰满。在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理解的人物性格背后,是一种与目前全球主流价值观完全背离的政治环境。然而很不巧,中国人理解起来那一段“非主流”,也是轻而易举的。

举报、背叛、监视、高墙、敌对,电影里都演到了。人类的历史又是如此相似。

值得玩味的是电影中反复出现的足球情节,电视里的国际足球比赛往往作为背景音出现在影片中,每个前南斯拉夫人从幼儿到成年人热血沸腾的希冀祖国在足球对抗中英勇杀敌,。体育项目与国家尊严丝丝相扣,我们大概也很熟悉。有一个比较好笑的梗是有人提问如果前南斯拉夫不解体会发生什么,回答是中国足球排名还会前进五位哈哈。不过看克罗地亚等六个国家现在的足球水平,如果没有解体南斯拉夫应该还是相当不错的!

《地下》回忆

1950年,10岁的马利克恋爱了,1952年,马利克终于梦游到了月亮枝头。我想库斯图里卡本人一定是个特别可爱的人,马利克的童心就是他的童心,不然他的天马行空从何而来呢?

看他第一部作品是著名的《地下》,大概是上大二的时候一个节庆前的晚自习,来上课的同学寥寥无几,那个给我们放过《潜伏》、《Lost》的老师这一天放了《地下》,放映过程中大概又走了不少人,结束后我们剩余十几个人还没走出教室,楼管阿姨已经催促锁门。我当时脑袋嗨到一个巅峰,仿佛还停留在影片最后的宴会久久不愿离去,又仿佛整个人在夜空中飞起。这种感觉,在几年之后看完姜文的《一步之遥》又体验了一次。

现在想起,那时我还不到19岁,还未知禁锢的残酷和自由的意义,大概是被完全震慑到了。

库斯图里卡置身其中,用一个虚构的故事表达了一点政治思考,于世界人民而言,大概是一个警告。但关于觉醒这件事,他大概也是不乐观的,最终影片的结尾归于众人饮酒醉。但他,真是天赐给前南斯拉夫乃至全人类的好史官啊。

最后

如果说《地下》是一篇宏大的前南斯拉夫史诗,那么《爸爸去出差》不过是首个人命运的小插曲,这大概也是为何前者远比后者著名的原因。

但好在《爸爸去出差》简明扼要的剥去大时代的其他干扰项,直白的告诉我们一点:警惕独裁和专政。以国家的名义对人民的迫害,永远是一段耻辱的历史。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