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潮资讯

《西游记》重播了不下十多次,问起它的片头曲,为何都说不出名字

COCO

电脑版   2018-07-16 21:33  

曾经有一篇微博有这样一个话题非常的热,说西游记的片头曲叫名字?很多人都说那还用问,《敢问路在何方》啊!对不起,那是片尾曲。当时除过询问别人、网上查资料外,几乎回答的人全军覆没。旋律大家都很熟悉,开头噔噔噔噔,噔噔噔噔...那这首音乐的名字叫什么呢?叫《云宫迅音》,各位在脑海里想想,是不是自己也说不出来叫什么名字?虽然叫不出名字,但是当大家一听到这个音乐的时候,脑海里就会出现,猪八戒的憨态、孙悟空的猴精样。为什么呢,因为电视剧里的这些经典,给人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想忘都忘不了。

今天就来说说中国四大名著拍的最早的电视连续剧里边歌曲的故事!

《西游记》里”“敢问路在何方”中有师徒四人路途的坎坷。

《三国演义》里“滚滚长江东逝水”中有历史的沧桑。

《水浒传》里“好汉歌”中有绿林好汉的豪爽气。

《红楼梦》里“枉凝眉”中有红楼儿女的相思情。

四大名著中央电视台拍摄顺序为先拍《西游记》再拍《红楼梦》然后《三国演义》最后《水浒传》。

先从西游记《云宫迅音》说起,此曲作者为许镜清,西游记里所有的曲子都是他作的,所有的词都是阎肃作的。这首曲子现在听起来没什么特别,可是在当年相当前卫了,懂音乐的朋友一听就知道里边有啥乐器,里头有电吉他、电子鼓、竖琴、小号都有。里边最少有七八样乐器,特别复杂,再有一个电声乐器在当时作曲界极少使用,还没到那程度呢,许镜清就作出这么一首曲子。

那他的灵感怎么来的呢?是从和导演博弈中来的,导演大家都知道“杨洁”杨导,在这个许镜清之前杨导换了七个作曲都不满意。到了第八个许镜清这里,许镜清就问杨导,你想要什么样的曲子?杨导就说:我给你俩字“随便”你先弄过着!大家都知道,任何事情最难的就是没有标准和要求(有人就会说她说随便这还不简单,说这话的都是不专业不懂的外行),“随便”,你咋写?当时把许镜清弄的发懵,你光写孙悟空,那不行,还有猪八戒、唐僧、妖怪、大仙之类的人。你光写天山的吧,地上还有......,太繁杂了。但是导演还催,你赶紧创作啊,完了还要通过它我剪片头呢,迷迷瞪瞪的三四天过去了,没有一点头绪。有一天午睡,许镜清家门口有工地,工人打饭回来,吃完饭几个人没事干拿筷子敲饭盒,一下子触发了他的灵感。嘴里慢慢的念叨——噔噔滴噔,噔噔滴噔.....,而感觉很不错,猴儿嘛不就这跳跃性,起来就把这曲子写完了。这曲子看着挺复杂,就来自这么突然的灵感(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其他的曲子也是,跟阎肃合作的《天竺少女》(是谁 送你来到我身边......)、《敢问路在何方》都是他俩合作的,唯独有一个中间只有一个岔头。就是《女儿国》(鸳鸯双栖蝶双飞.....),一个版本是阎肃写的,一个版本是导演杨洁填的词。“鸳鸯双栖蝶双飞”这个版本是杨洁填词的,阎肃作词的电视剧里也有是这个“相见难别亦难,难诉我心中语万千”。那为什么出现导演直接捉刀填词呢?是因为许镜清作完这个《女儿国》曲子了,也是按照导演的要求(国王怎么美,唐僧怎么不理我.....),阎肃词也写了,导演就问怎么样了,这曲子挺关键里头有很多镜头呢。打电话问的,许镜清说都作好了,我觉得挺满意,阎老师词也写得好,我给你唱一遍.....。刚唱没几句杨洁说你别唱了,太难听,许镜清当时琢磨琢磨明白了。哦,虽然曲是作曲,词是阎老师写的,但我不是专业歌手,唱出来肯定不好听。当时找了东方歌舞团的一个叫“吴静”的独唱演员,说导演你到录音棚来听来。果然导演听了后说是好听,是你唱的难听,同时也触发了杨洁的灵感。说“相见难别亦难,难诉我心中语万千,我柔情万种他去志更坚,只怨今生无缘”,说这词够深情,但不是完全从女儿国国王那个角度,不够哀怨。杨洁自己提笔填词“鸳鸯双栖蝶双飞,与我意中人儿紧相随,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咱现在看来杨洁填的词更加的贴合西游记女儿国这一幕的情景。

这些歌曲出来以后不是一帆风顺的出台,《云宫迅音》出来以后,《北京日报》连续三天发表文章批评《西游记》的音乐。意思这《西游记》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里怎么能放电声呢?这是亵渎传统文化!艺术的美是穿越时代的,那时候人思维不够开放,不理解。当时有意思的是许镜清把《敢问路在何方》的词和曲寄给一家杂志社了,结果遭退稿,说你这歌词里有精神污染,这些歌曲当时差点就让领导给拿下。多亏了导演杨洁给台领导写了一封信,就随便拿了张纸写的:“如果艺术上是我负责,请领导不要插手,如果艺术上是领导负责,我把片子拍完,你们自己拿去剪”。就这番话,让很多人都挑大拇指,业务的专业精神。所以说许镜清阎肃都得感谢杨洁导演的力挺,我们也同样感谢杨导,让我们听到了这么好的作品。

后边的《红楼梦》导演是王扶林,作曲找的是当时大作曲家王立平,少林少林、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等等都是他的作品。王立平当时名气很大,但是创作红楼梦的曲子不是人家找他,是他自己主动请缨,说我来创作吧。怎么回事呢,当时王立平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个音乐编辑合作,要出专辑,这个编辑就是王扶林的爱人。聊天过程中说我爱人在拍《红楼梦》了,王立平对《红楼梦》很感兴趣,说这小说我看过很多遍了,能不能让我来作曲?《红楼梦》在四大名著里排名第一,是才子书,你可以试试。找了几个红学家,给王立平说你来给这继位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红楼梦》的?这多吓人,几个红学家板着脸站那,说你说说吧,怎么理解的?王立平心里很忐忑,提前还做了功课的,说了半天这几位说还行,一个作曲家还算懂《红楼梦》,让他试试吧。就这么着作物任务落到王立平身上了,当时说服几位红学家的就几个字,王立平说我作曲风格就八个字“满腹惆怅,无限感慨”。看过红楼梦的都知道,看完后觉得挺憋屈,里头不是单纯的沮丧,东西很厚重。不光是情感,还有历史大势、人情世故很复杂的,所以“满腹惆怅,无限感慨”很符合红楼梦的路子。

里头有一首很有名的歌曲《葬花吟》,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个就是照着满腹惆怅,无限感慨创作的。写着写着,曲子有点费劲了,不断的翻看原著,以前看《红楼梦》没注意,现在作曲犄角旮旯都找遍了。他认为我作曲就我先作曲,词先不着急,就用曹雪芹原来的词(红楼梦的诗词一百多首),除去红楼梦其他的,就里边的诗词都是很了不起的,在当时清朝能达到纳兰容若的水平。就用这些诗词,写这个《葬花吟》用了一年零九个月时间。《红楼梦》全部作曲完成他用了四年的时间,都说曹雪芹的《红楼梦》看来字字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王立平作曲堪与曹雪芹写作相比,作曲非常辛苦。《红楼梦》最后的作曲“枉凝眉”,刚开始用那首来做主题曲的词呢?当时有人说用曹雪芹自个的吧,满腹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是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唯一一首曹雪芹以第一人称写的,探讨来探讨去不合适,这首诗里头只写作者的感受,没揭示《红楼梦》的主题是什么,宝黛钗三个人的爱情纠葛。最后想来想去用《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一个水中月,一个镜中花。这首正好把这三个人的感情纠葛写出来了,就这么着最后主题曲定下来了。这是一个不断寻找、探索、博弈的辛苦过程,这些伟大作品的大家们值得我们学习和尊重。

《三国演义》导演也是王扶林,王扶林想啊红楼与三国不同,三国是男人戏,作曲理应由男人来完成,但恰恰相反,男人戏最后由女人作词作曲。而且作曲作词的俩人都到了六十岁了,作曲“谷建芬”中国流行音乐的泰山北斗,作词“王健”,中国音乐协会的。谷建芬开始接手创作的就是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洪基老是唱的,也是凭这首歌火了。里边有一个片段,刘关张三结义,这里边放的《这一拜》这首音乐实在电视剧之前就创作好的,所以看着很像MTV,很合拍,就是按照这一拜的节奏来拍的。片尾曲《历史的天空》毛阿敏唱的也很好,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很厚重的一首歌。三国从开始到结束都是由谷建芬、王健创作的音乐。

最后一个《水浒传》,主题曲《好汉歌》赵季平作曲、易茗填词,刚开始不是刘欢唱的,找的是山东当地的一个摇滚歌手,一唱成了山东快书了,说这匪气太重了,不行。找来找去说刘欢嗓子好,就把刘欢找来了,刘欢也揣摩,我不能按我以前那种唱法。得把这豪迈劲唱出来,再加上戏曲的那么点感觉,仔细听刘欢唱这歌多少有点山东味儿。刘欢录完这歌之后都说好,最后就定下来了,前三十集用《好汉歌》。后三十集用《天时地利人和》,为啥呢,前边是怎么上梁山聚义,后边是诏安后走下坡路,破方腊损兵折将,征辽国徒劳无功。《天时地利人和》这歌更加厚重,能扣得住。

这是四大名著歌曲创作的大致故事,其中《三国演义》的片尾曲《历史的天空》有这么一段插曲。演关羽的演员叫“陆树铭”,他母亲当时在北京过八十五大寿,请了好多朋友参加,有演张飞的“李靖飞”、演刘备的“孙彦军”、演赵云的“张山”、还有唱主题曲的杨洪基老师,其中还有著名的老梁故事汇“梁宏达”。老母亲过寿梁宏达就上台讲几句,当时梁老师想起了《历史的天空》里边的词,现场朗读: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淹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在朗读的过程中调音师配上了《历史的天空》的音乐,很多年岁大的一听到这词都哭了,岁月很感慨。《历史的天空》谷建芬和王健老师创作的过程中不仅是读三国读出来的,还有大量的人生感悟,岁月流失的感慨在里边。读完这篇文章各位朋友不妨听一下这首《历史的天空》——

黯淡了刀光剑影 远去了鼓角铮鸣

眼前飞扬着一个个 鲜活的面容

淹没了黄尘古道 荒芜了烽火边城

岁月啊 你带不走 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兴亡谁人定啊 盛衰岂无凭啊

一页风云散啊 变幻了时空

聚散皆是缘哪 离合总关情啊

担当生前事啊 何计身后评

长江有意化作泪 长江有情起歌声

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

人间一股英雄气 在驰骋纵横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